GB 19079.31-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31部分:高山探险场所》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 :GB 19079.31-2013 标准于 2013 年 11 月 22 日正式发布。
2. 发布单位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3. 实施日期 :该标准自 2014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4. 主管部门 :国家体育总局是其主管部门,负责对该标准的制定、修订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把控,确保标准能够契合体育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效规范高山探险场所相关活动。
5. 归口部门 :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该标准,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标准的起草、审查、修订等一系列技术性工作,协调各方专家意见,保障标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为标准的顺利发布和后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6. 英文标准名 :英文名称为 “Sports venues -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opening - Part 31: Alpine adventure venues”,准确地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标准所涵盖的范围及核心内容,有助于推动国内外高山探险体育场所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7. 起草人 :汇聚了众多在体育行业、高山探险领域以及标准化研究方面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和专业人士,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扎实的理论知识,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讨和论证,共同完成了这一标准的起草工作,确保了标准的质量与实用性。
8. 国际标准分类号 :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7.220.40(运动),这一分类号明确了该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归属位置,使得相关国际机构和人员能够便捷地查找和识别,促进了我国体育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的接轨与融合,为高山探险场所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标准层面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
二、标准内容
1. 场所资质与从业人员要求 :详细规定了高山探险场所必须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包括工商注册登记、体育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同时,对从业人员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如高山向导需具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具有一定的高山探险实践经验;救援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山地救援培训,掌握绳索救援、野外急救等关键技能,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救援行动。
2. 场地设施与设备标准 :在场地设施方面,规定了高山探险路线的设置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对路线的坡度、难度级别划分以及标识系统设置等制定了详细规范,确保参与者能够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路线,并在探险过程中及时获取准确的路线信息和安全提示。设备要求部分涵盖了登山装备、安全防护装备以及通讯设备等,例如登山绳索的材质、强度、直径等参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安全带、头盔等防护装备需通过专业的质量检测,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通讯设备要保证在复杂山地环境下的信号覆盖与稳定传输,以满足应急联络和信息传递的需求。
3.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制度 :强调了高山探险场所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定期对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并组织从业人员和参与者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应急救援制度方面,要求场所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救援流程、救援队伍组成、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与者的生命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商业高山探险运营机构 :各类商业高山探险俱乐部、户外探险公司等运营机构是该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这些机构在开展高山探险活动前,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办理相关经营资质,招聘和培训符合资质要求的从业人员,如专业的高山向导和救援人员。同时,依据标准对场地设施和设备进行建设和采购,确保探险路线的设置科学合理,登山装备、安全防护装备以及通讯设备等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保障每一位参与者的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商业高山探险活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旅游景区内的高山探险项目 :众多旅游景区为了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会开发和设置高山探险项目。在项目规划和建设阶段,景区管理方需参照 GB 19079.31-2013 标准,对探险场地进行科学选址、合理设计路线,并按照标准要求配备齐全、合格的设施设备。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能,能够为游客提供安全、专业的服务。同时,景区应将标准中的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制度纳入整个景区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与其他旅游项目协同配合,共同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网络,确保游客在景区内参与高山探险项目时的人身安全,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刺激的旅游体验环境,推动景区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3. 户外运动培训基地 :一些专注于户外运动技能培训的基地,以高山探险作为重要的培训项目之一。这些培训基地在开展培训活动时,依据该标准来规范自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为学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培训环境和装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严格要求培训师具备相应的高山探险资质和教学经验,按照标准中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将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使学员在掌握高山探险技能的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遵循标准,户外运动培训基地能够提升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活动的安全性,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具有良好安全素养的高山探险爱好者和专业人才,为高山探险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总结
1. 保障安全 :GB 19079.31-2013 标准为高山探险场所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全方位、系统性的规范与指导,从人员资质、场地设施设备到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切实保障了参与高山探险活动人员的生命安全,使高山探险这一具有较高风险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开展。
2. 规范行业秩序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高山探险行业市场秩序,避免了因缺乏统一标准而导致的市场混乱和无序竞争。各类高山探险场所运营机构、旅游景区以及户外运动培训基地等均需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活动,促使整个行业在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推动高山探险行业朝着健康、有序、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 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一标准,能够增强公众对高山探险运动的安全信心,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从而扩大高山探险市场的消费群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登山装备制造业、户外运动服务业等,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