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456-2014《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1456 - 2014《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于 2014 年 9 月 23 日发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的实施日期为 2015 年 6 月 1 日,其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部门为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的英文名为 “Electric cooking ranges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 Minimum energy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classes”。主要起草人包括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7.020,属于家用和商用厨房用具的大类。
二、标准内容
1. 能效等级划分:GB 21456 - 2014 将家用电磁灶的能效等级划分为 3 级,其中 1 级能效最高。能效等级的判定主要依据电磁灶热效率以及待机状态下的功率消耗等关键指标。例如,在标准测试条件下,1 级能效的电磁灶热效率需达到或超过 88%,待机功率不超过 0.5 瓦;2 级能效热效率不低于 84%,待机功率不高于 0.8 瓦;3 级能效热效率至少为 81%,待机功率不超过 1 瓦,3 级能效也是电磁灶能够进入市场的基本能效要求,即能效限定值。
2. 测试方法规范:标准详细规定了电磁灶能效测试的具体方法。测试需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下进行,采用规定的测试负载和测试仪器,对电磁灶的输出功率、热效率等指标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同时,对测试过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和参数记录要求也进行了明确,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能效等级的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电磁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必须依据 GB 21456 - 2014 标准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确保所生产的电磁灶达到相应的能效等级要求。在产品出厂前,企业需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能效检测,只有通过检测且符合能效限定值的产品才能投入市场销售。这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技术,提高电磁灶的能效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标准要求,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销售与流通领域:在电磁灶的销售环节,商家需要了解并执行该标准。无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电商平台,所销售的电磁灶产品都必须明示其能效等级标识。消费者可以根据能效标识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节能产品,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依据标准对市场上的电磁灶产品进行监督检查,打击销售不符合能效标准产品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市场向节能高效方向发展。
3. 节能评估与监管:该标准为政府相关部门和节能评估机构对家用电磁灶产品的节能评估和监管提供了统一的依据。在能源审计、节能产品认证等工作中,可以根据标准对电磁灶的能效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为制定节能政策、推广节能产品以及实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持。此外,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家电行业的能效提升,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助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1. GB 21456 - 2014《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实施对规范电磁灶市场、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消费者选购节能产品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节能消费观念。
2. 对于电磁灶生产企业而言,标准的强制执行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能效水平和质量性能,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3. 从宏观层面看,该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