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280-20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5280 - 20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这项标准于 2016 年 12 月 30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其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则是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的英文名为 “Road - traffic signal controllers”,主要起草人涵盖了来自智能交通领域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3.180.20,这一详细的分类号使得该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能够被精准定位和查询,便于国际间在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也彰显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全球交通管理技术协同发展的决心与担当。
二、标准内容
GB 25280 - 20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标准明确了信号控制机的多项关键要求。首先在性能方面,规定了信号控制机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确保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行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地发送信号指令,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需达到一定标准,以降低维护成本和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对于功能要求,涵盖了从基本的信号灯时长控制,到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车速等数据进行智能调整的自适应控制功能,还应具备对多路口协调控制的能力,以优化区域交通流量分布,减少拥堵。在接口方面,标准对信号控制机与外部设备如车辆检测器、通信设备等的接口规范进行了严格界定,确保各设备间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和高效数据传输,从而构建起一个有机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为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奠定基础,全方位提升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科学性、精准性与高效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该标准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于繁忙的十字路口,信号控制机依据标准要求,通过车辆检测器实时获取车流量信息,精准调控各方向信号灯时长,有效疏导交通,极大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缓解了交通拥堵;在大型城市交通网络里,多个路口的信号控制机依据标准实现协调联动,形成绿波带,使车辆能够以顺畅的速度依次通过多个路口,减少停车次数,降低了行车延误,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中,信号控制机与其他智能设备如电子警察、交通信息发布屏等,依据标准相互协作,共同构建起一个集交通监测、信号控制、违法抓拍、信息发布的多功能一体化系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交通管理手段,同时为驾驶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助力城市交通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四、总结
GB 25280 - 20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标准的出台与实施,对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具有深远的奠基作用。它不仅规范了信号控制机的生产、安装与使用,使其有章可循,提升了设备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更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标准将持续发挥其引领和约束作用,助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向着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方向蓬勃发展,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出行品质等关键问题贡献核心力量,其价值与意义将在未来的交通实践中不断彰显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