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021.6-2017《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2021.6-2017《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于 2017 年 9 月 1 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2018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部门是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其英文标准名为 “Electric rice cookers — Minimum energy performa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 classes”。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张三(假设名字)、李四(假设名字)等一众专业人士,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200(能源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旨在规范电饭锅能效市场,推动节能技术发展,促进绿色消费。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规定了电饭锅的能效等级分为 3 级,其中 1 级能效最高。1 级能效的电饭锅在标准烹饪状态下,每升容积耗电量不超过 0.55 度;2 级能效每升容积耗电量不超过 0.71 度;3 级能效每升容积耗电量不超过 0.90 度,3 级是能效限定值,低于此标准的电饭锅将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同时,标准还明确了对不同容积、不同加热方式(如底盘加热、IH 电磁加热等)电饭锅的能效检测方法,采用统一的测试程序和计算公式,确保能效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例如,对于 IH 电饭锅,因其加热原理特殊,需额外考量加热效率及热分布均匀性对能效的影响。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生产企业层面,生产商会依据此标准调整生产流程与技术研发方向。如某知名电饭锅品牌,在标准实施后,加大在节能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优化电饭锅的加热元件设计,使其新生产的电饭锅能效普遍达到 1 级或 2 级,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标准要求。
销售领域,电商平台和实体商家会根据标准筛选上架产品。各大电商平台在电饭锅产品展示页面突出能效等级标识,方便消费者选购,同时对不符合能效限定值的产品禁止上架销售,有效规范了市场销售的电饭锅质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标准成为选购电饭锅的重要参考依据。消费者可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电饭锅,长远来看,虽然购买价格可能略高,但凭借其低能耗优势,在长期使用中能节省电费开支,契合当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
四、总结
GB 12021.6-2017《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推行意义重大。它促使生产端优化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与节能水平;规范了销售市场,让消费者能购买到真正节能的电饭锅;从宏观角度看,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推动家电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是电饭锅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