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与实施日期 :GB 34330 - 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 通则》于 2017 年 5 月 11 日发布,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从发布到实施,给予了一定的时间差,让相关行业和机构得以缓冲,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2. 发布单位与主管部门 :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生态环境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在固体废物鉴别领域有效落地,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3. 归口部门与起草人 :归口于全国危险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涵盖了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行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4. 英文标准名等其他信息 :其英文标准名为 “Solid wast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 General rules”,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030.20(废物处理和处置综合)。这些信息有助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准确识别和参考该标准,提升我国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标准内容
1. 明确固体废物定义 :详细界定了固体废物的概念,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等不同类型。通过列举具体特征和属性,使得各类物质是否属于固体废物的判定更加清晰明确,避免了以往因定义模糊而导致的鉴别争议。
2. 规定鉴别程序与方法 :制定了一套规范、系统的鉴别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检测分析、数据评估等环节。要求鉴别机构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按照严谨的实验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强调危险特性鉴别 :针对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标准单独设定了详细的鉴别指标,如腐蚀性、毒性、易燃性等。通过对这些危险特性的精准鉴别,可以有效评估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处理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环境监管执法 :生态环境部门在日常执法检查中,依据该标准对企业和单位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进行甄别。对于违规排放、倾倒或处置固体废物的行为,能够准确判定其违法性质,依法进行处罚,有效遏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环境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企业生产经营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物质,如工业废渣、副产品等,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自我鉴别。这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在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合理规划生产流程和废弃物处理方案。同时,在接收外来固体废弃物时,企业可依据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自身利用或处置的要求,避免因接收不合规固体废物而引发环境风险和法律纠纷。
3. 科研机构研究 :科研单位在开展与固体废物相关的科研项目时,该标准为研究对象的选定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提供了统一的尺度。通过对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污染特性以及资源回收潜力,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四、总结
1.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GB 34330 - 2017 标准的实施,使固体废物鉴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使相关行业在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环节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更加注重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废弃物处理处置企业则依据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和处理效率,推动整个固体废物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 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为生态环境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提高了执法的精准性和公正性。同时,标准的统一性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水平,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3.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准确鉴别固体废物的属性,特别是对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进行科学识别,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这有助于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