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21350-2013《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重金属分会执行。
发布及实施日期:于 2013 年 9 月 18 日发布,2014 年 8 月 1 日实施,但已于 2024 年 6 月 1 日废止。
英文标准名: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copper and copper-alloy tube。
起草人与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为曹建国、魏连运、杨丽娟、郭莉、刘辉、周俊芳、王向东等,起草单位包括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适用于铜及铜合金加工企业管材生产的能耗限额计算、考核评定,以及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控制,不适用于粉末冶金、真空熔铸、多级时效等特殊工艺生产的铜及铜合金加工材的能耗计算和考核。
能耗限额等级: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分为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三个等级。限定值是现有企业生产应达到的能耗控制值,准入值是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应达到的能耗控制值,先进值体现了行业先进水平,用于引领企业能耗的降低。
计算原则与方法:明确了各种能耗的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规定了综合能源单耗、各工序能源消耗等计算方式及折算为标准煤的方法,同时规定了能源计量与统计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生产管理:铜及铜合金管材生产企业可依据此标准对自身能耗情况进行评估与管理,对比限额等级明确行业能耗水平,从而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审批:相关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对新建或改扩建的铜及铜合金管材加工项目的能耗进行严格控制和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和环保要求。
行业监管与考核:政府部门以该标准为监管依据,监督检查铜及铜合金管材加工行业的能耗情况,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总结
GB 21350-2013 标准的实施,在规范铜及铜合金管材生产企业能源消耗、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该标准已被废止,但其为后续相关标准的制定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