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074-201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外部凸出物》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与单位 :GB 20074 - 201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外部凸出物》于 2017 年 12 月 29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这是摩托车行业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对摩托车安全性能的规范更加严格细致。
2. 实施日期 :自 2018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在摩托车行业掀起了新一波安全技术升级浪潮,众多企业纷纷调整生产流程,以确保产品符合新标准。
3.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它统筹协调标准的制定、修订与发布流程;归口部门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凭借其在机械领域的专业优势,对标准进行精准的技术把关,促进标准与行业实际相结合。
4. 英文标准名与起草人 :英文标准名为 “External Protrusions of Motorcycles and Mopeds”,由众多行业内资深专家、学者、企业技术骨干等共同起草,他们融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本土实际,为标准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5. 国际标准分类号 :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43.140,清晰定位在道路车辆领域,便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快速识别与对接,推动我国摩托车行业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二、标准内容
1. 凸出物定义与范围 :该标准明确界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外部凸出物的范畴,包括如后视镜、脚踏板、把手等各类可能影响骑行安全的部件,几乎涵盖了车辆外部所有易产生碰撞风险的细节部位,让监管与检测有明确对象。
2. 尺寸与形状要求 :对凸出物的尺寸进行了严格限制,例如规定其长度、宽度、高度以及尖端角度等指标,要求形状尽量圆润、平滑,防止在碰撞瞬间对人体造成过度损伤,从结构设计上降低事故伤害程度。
3. 强度与固定性 :强调凸出物的安装强度与固定性,要求其在车辆行驶颠簸、轻微碰撞等工况下,依然能稳固安装,不会因松动、脱落等成为二次事故隐患,确保车辆整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生产企业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造企业是该标准的核心应用主体。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师依据标准对车辆外观部件布局、造型进行优化,从源头把控安全;生产线上,质检人员参照标准对每辆车的外部凸出物逐一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坚决不予出厂,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2. 认证检测机构 :各类第三方认证检测机构依据该标准开展业务。它们为新车型上市提供认证服务,通过严苛的测试流程,验证车辆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把好准入关;同时,也为企业的研发改进提供专业建议,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3. 交通管理部门 :在车辆上路执法检查中,交通管理人员对照标准,对违规改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摩托车进行查处,保障道路行车安全,减少因外部凸出物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
四、总结
1. GB 20074 - 201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外部凸出物》标准的实施,是摩托车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促使企业注重产品细节安全,提升质量品质。
2. 从多场景应用来看,它构建了涵盖生产、认证、监管的全链条安全体系,全方位保障骑行者安全,让每一次骑行都更加安心。
3. 随着行业的发展,该标准将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我国摩托车产业朝着更高安全、更优品质的方向稳步迈进,彰显标准对行业的深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