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353-2018《玉米》标准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353 - 2018《玉米》这一标准,于 2018 年 6 月 21 日正式发布,实施日期为 2018 年 9 月 1 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其主管部门为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归口于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该标准的英文名为 “Maize”,主要起草人涵盖了众多行业内专业人士,包括李强、孙立贤等。在国际标准分类号上,它归属于 67.060.10 农产品(原料)及其加工产品,这体现了其在国际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归类,便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标准内容
此标准详细规范了玉米的相关指标要求。首先对玉米的分类进行了明确,依据玉米的品种特性、用途等不同因素,将其分为不同类别,比如饲料玉米、食品玉米等,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方面,设置了诸如容重、不完善粒率等多项指标。容重能反映玉米的饱满度和硬度等状况,不完善粒率涵盖病斑粒、虫蚀粒等情况,不同类别玉米这些指标都有严格规定。在检验规则上,规定了从扦样方法到检验项目的完整流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公正,为玉米质量判定提供可靠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粮食收购环节,收购企业依据该标准来判定是否收购农民的玉米,能有效保障收购玉米的质量。例如,通过测量容重就能快速筛选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玉米,避免劣质玉米进入市场。
粮食储存领域,仓储企业按照标准规定,定期对库存玉米进行质量检测,像检查不完善粒率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玉米变质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玉米储存安全。
玉米加工企业则利用此标准,对采购的玉米原料进行把关,确保符合自身加工需求,生产出合格的玉米制品,如玉米淀粉等,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四、总结
GB 1353 - 2018《玉米》标准从多方面规范玉米产业,为各环节提供坚实的依据。它保障了玉米质量,维护了消费者权益,让市场上的玉米产品质量有章可循;促进了玉米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还增强了我国玉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意义重大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