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2711-2018《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安全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 :2018 年 11 月 19 日。
发布单位 :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实施日期 :2019 年 3 月 1 日。
主管部门 :生态环境部。
归口部门 :生态环境部。
英文标准名 :Standard of safety for 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solid radioactive waste packages。
起草人 :李晓弢。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单位在运行和退役中产生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经整备后的废物包,不适用于放射性尾矿渣和废放射源经整备后的废物包。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了 GB9132、GB11806、GB11928、GB/T15219、GB18871 等多个相关标准和文件。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废物包、包装容器、外包装容器、集装容器、有效装填系数、弥散性废物等术语的定义。
一般原则 :规定了产生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在包装放射性废物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经济的措施,废物应分类收集,优选适当包装容器等。
废物包内容物基本要求 :包装容器内盛装的废物的比活度应符合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放射性水平;容器内盛装的废物应尽可能密实化和充满容器,弥散性废物处置前应先作固化或其他处理;盛装废物会产生气体时,包装容器应预留适当空间或其他避免超压的措施;废物包装容器内不允许装入爆炸性物质或与水接触后能产生猛烈反应的物质等。
包装容器设计制造基本要求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容器主要采用钢桶、钢箱和混凝土容器等,也可采用其他满足要求的容器;包装容器应满足坚固性、封盖性能、固定性、相容性、耐腐蚀性等要求。
表面剂量率限值 :直接操作的废物包外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剂量率应 ≤ 2.0mSv/h,超过此限值者,应采取外加屏蔽或采用远距离操作。
表面污染限值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表面污染水平应低于表 1 所列限值,β、γ 发射体、低毒性 α 发射体为 4Bq/cm²,其他 α 发射体为 0.4Bq/cm²。
试验和检验 :废物包装容器、外包装容器和集装容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试验和检验。
三、标准应用场景
核能行业 :核电站等核能生产单位在产生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时,对废物进行包装和处理必须遵循该标准,确保废物包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核技术利用领域 :如医疗、科研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在处理产生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时,需依据该标准进行废物包装和管理,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安全,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 :专门从事放射性废物处理的设施在接收、贮存和处置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时,要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制定完善的贮存和处置方案,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有效防止放射性废物对土壤、水体等环境介质的污染。
相关产品生产和运输环节 :生产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容器的企业需按照该标准设计和制造包装容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从事相关废物运输的单位则要依据标准进行运输活动,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防护措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废物包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或发生泄漏。
四、总结
重要性 :GB 12711-2018 标准为我国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规范指导,对于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行业行为,提高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的安全水平,促进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用 :该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规范了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包装,明确了包装材料、结构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为后续的运输、贮存和处置环节奠定了安全基础;同时,也为相关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监管依据,有利于加强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包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