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476.5-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tD”》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编号及名称:GB 12476.5-2013《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外壳保护型“ tD ”》。
2.英文标准名: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use in the presence of combustible dust-Part 5:Protection by enclosures " tD "。
3.发布与实施日期:2013年12月17日发布,2014年11月14日实施。
4.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6.归口部门: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
7.起草人:王军、李书朝、陈瑞等。
8.国际标准分类号:29.260.20 易爆环境用电气设备。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适用于在可燃性粉尘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这些设备通过外壳和限制表面温度来防止粉尘层或粉尘云被点燃。不适用于不需要大气中的氧即可燃烧的火炸药粉尘或自燃物质,也不适用于甲烷和/或可燃性粉尘引起危险的煤矿井下以及煤矿地面装置用电气设备。
2.外壳类型:规定了两种不同的外壳型式A型和B型,具有同等安全水平。A型外壳适用于20区、21区和带导电粉尘的22区,防护等级为IP6X尘密外壳;B型外壳适用于无导电粉尘的22区,防护等级为IP5X防尘外壳。
3.结构要求:设备外壳需符合标准要求,防止粉尘进入。如20区用设备,若外壳符合要求且防止粉尘进入的密封件不承受活动部件作用,则外壳安全可靠,故障分析仅适用于电路。
4.接合面要求:对平面接合面、止口接合面、衬垫接合面等的最小接合宽度、最大允许间隙等做了详细规定。如平面接合面,接合面宽度5mm时,表面最大允许间隙0.05mm;宽度22mm时,间隙0.22mm。
5.操纵杆、芯轴或转轴要求:在20区和21区使用的设备,不能仅依靠转动接触密封来隔绝粉尘。对于不同转速的转轴和操纵杆,规定了最小通路长度和最大允许直径间隙。
6.检查和试验:规定了外壳防尘试验、热循环试验等方法。如A型尘密设备应符合GB4208规定的IP6X要求;B型尘密设备需进行热循环试验,设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达到最高温度后断电冷却,冷热循环至少6个周期,持续时间至少30h,试验后检查粉尘进入程度。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工业生产领域:在产品生产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木材加工、纺织化纤、塑料橡胶、金属加工、煤粉加工、造纸工业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可燃性粉尘。如面粉厂、淀粉厂车间的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面粉粉尘,纸张加工厂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粉尘等,这些场所都可能形成粉尘云,与空气混合后易引发爆炸,需使用符合该标准的外壳保护型“ tD ”电气设备。
2.粉尘存放与运输环节:可燃性粉尘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也存在爆炸风险,例如面粉、塑料颗粒等粉尘的存储仓库和运输车辆,都应配备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
3.其他潜在粉尘爆炸环境:除上述常见场景外,一些特殊环境如烟花爆竹生产场所、火炸药生产加工场所等,虽然标准未明确提及,但若有可燃性粉尘存在并达到一定浓度,也可参考该标准选用电气设备。
四、总结
1. GB 12476.5-2013标准为可燃性粉尘环境下的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选用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降低了粉尘爆炸事故风险,保障了工业生产安全。
2.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粉尘环境的具体特点和危险区域划分,合理选择A型或B型外壳保护的电气设备,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防爆性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