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21346-2013《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日期:2013 年 12 月 18 日发布,2014 年 9 月 1 日实施,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被 GB 21346—2022 代替。
发布单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归口,委托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执行。
英文标准名: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of aluminum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起草人:主要起草人包括马治军、康宁、常玉杰、俞成斌、丁建雄、孙剑锋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属于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类别。
二、标准内容
能耗限额等级及指标:规定了铝液交流电耗、铝液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能源单耗等四项指标的限额等级,包括限定值、准入值、先进值。如现有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中,铝液交流电耗 ≤ 13700kW・h/t,铝液综合交流电耗 ≤ 14050kW・h/t,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 14100kW・h/t,铝锭综合能源单耗 ≤ 1760kgce/t。
计算原则及方法:明确了企业生产能源消耗的计算范围、计算方法以及能源实物量的计量要求等。例如,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能源消耗量可通过三种方法计算,能源实物量的计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 GB17167 的规定。
术语和定义:对单位产品工序能耗、单位产品工艺能耗、单位产品间接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企业综合能耗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为企业准确理解和计算能耗提供了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能耗管理与考核:电解铝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对自身的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和考核,了解企业能耗水平与限额等级的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新建项目能耗控制:新建电解铝项目需参照标准中的能耗限额准入值,确保项目的能耗水平达到要求,避免高能耗项目的盲目建设,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促进电解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监管与政策制定:监管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对电解铝企业的能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同时,政府部门也可根据标准的实施情况,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等,引导电解铝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四、总结
促进节能降耗:该标准的实施对电解铝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能源管理,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行业的整体能效水平。
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设定能耗限额等级和准入值,限制了高能耗企业的生产和新建项目的准入,促使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发展,为电解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