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0180-2013《煤制烯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30180-2013。
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31 日。
实施日期:2014 年 12 月 1 日。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部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英文标准名:Coal-based olefin unit product 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起草人:张国光、袁根乐、姜从斌、姜英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二、标准内容
能耗限额等级:规定了不同工艺技术生产的煤制烯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技术要求,包括现有的和新建的煤制烯烃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限额的等级,以 及各类煤制烯烃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统计范围、节能管理与措施等。
能耗计算原则与方法:明确规定了能耗的计算原则和方法,包括用能单位边界的确定、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方法等。
统计范围:明确了用于生产煤制烯烃的各种含能工质、载能工质以及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的划分范围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能源消耗计算与考核:适用于不同工艺技术生产煤制烯烃企业能源消耗的计算、考核,企业可以根据该标准准确计算自身能源消耗,并与限额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节能措施。
新建或改扩建企业能耗控制:对于新建或改扩建的煤制烯烃企业,该标准可用于对其能源消耗控制,确保项目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充分考虑节能要求,避免盲目投资和能源浪费,从源头上保证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项目审批与评估:在煤制烯烃项目的审批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依据该标准对项目的能耗进行评估和审查,判断项目的能耗水平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对于不符合能耗限额要求的项目,可要求其进行整改或不予审批,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节能降耗。
四、总结
推动行业节能降耗:该标准为煤制烯烃行业的能源消耗设定了明确的限额,对规范行业能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煤制烯烃企业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标准的实施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转化效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行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