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19079.20-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0部分:冰球场所》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3 年 12 月 31 日。
实施日期:2014 年 12 月 1 日。
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归口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英文标准名: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ymnasium and playground-Part 20:Ice hockey area。
主要起草人:于天德、纪俊峰、段菊芳、王强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二、标准内容
从业人员资格要求:冰球场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救助人员应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如制冰师、冰球教练、裁判员等需持证上岗。
场地设施条件:冰球场地的冰面面积、板墙高度、防护玻璃等都需符合标准,冰面质量要达到一定硬度和厚度,一般冰面厚度不小于 4 厘米。还应配备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辅助设施。
器材设备要求:冰球、球杆、护具等器材设备需符合相关标准,如冰球的重量、尺寸,球杆的长度、材质等都有明确规定。此外,场地还需配备急救箱、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卫生环境要求:冰球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照度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如GB 9664-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等。要定期对冰场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安全保障要求:冰球场所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消费者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在比赛或活动期间,要配备足够的救助人员和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冰球俱乐部运营:冰球俱乐部需按照标准要求配备专业的教练、裁判等人员,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同时,要对冰场的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冰球赛事举办:赛事组织方需选择符合标准的冰球场所作为比赛场地,并在赛前对场地的设施设备、安全措施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期间,要按照标准要求配备足够的救助人员和医疗设备,为参赛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公共冰球场所开放:公共冰球场所在向社会开放时,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运营和管理,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要定期对冰场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
四、总结
GB 19079.20-201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20部分:冰球场所》的实施,对于规范冰球场所的运营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从业人员资格、场地设施、器材设备、卫生环境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为冰球场所的开放和运营提供了科学、严格的标准依据,促进了冰球运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