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GB 15322.3-2019《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3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10月14日发布,自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归口于国家消防救援局。
代替旧版:本标准代替了GB 15322.3—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3部分: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和GB 15322.6—2003《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6部分:测量人工煤气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
标准分类:国际标准分类号为13.220.20,中国标准分类号是C81。
英文名称:Combustible gas detectors—Part 3: Portable combustible gas detectors for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se。
二、标准内容
分类要求:按照测量范围将探测器分为三种,即测量范围在3%LEL~100%LEL之间的探测器、测量范围在3%LEL以下的探测器和测量范围在100%LEL以上的探测器;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工作型探测器和单次测量型探测器。
性能要求:增加了探测器浓度显示功能的要求;规定了探测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一定数值;明确了不同测量范围探测器的量程指示偏差要求;对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方位、报警重复性等作出了规定,如探测一氧化碳的探测器,其响应时间不应大于60秒,其他气体探测器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秒等。
试验项目:包括基本性能试验、报警动作值试验、量程指示偏差试验、响应时间试验、方位试验、报警重复性试验、高速气流试验、电池容量试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高温(运行)试验、低温(运行)试验、恒定湿热(运行)试验、振动(正弦)(运行)试验、振动(正弦)(耐久)试验、跌落试验、抗中毒性能试验、抗高浓度气体冲击性能试验、低浓度运行试验等。
抗干扰要求:探测器应能耐受电磁干扰、环境干扰等条件下的各项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试验后,其报警动作值应满足相应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工业生产场所: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工业生产场所,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用于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可燃气体泄漏,如在油气管道巡检、化工装置检修等过程中,及时发现泄漏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商业场所:如酒店、商场、餐厅等,这些场所存在燃气使用或可能存在可燃气体积聚的情况,使用该探测器可在日常巡检和维护中及时发现燃气泄漏等异常情况,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现场:在火灾、爆炸等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可携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进入现场,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浓度,为救援行动提供安全保障,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环境监测与评估:在一些可能存在可燃气体泄漏风险的环境监测点或评估区域,使用该探测器进行现场检测,获取准确的可燃气体浓度数据,为环境风险评估和治理提供依据。
四、总结
GB 15322.3-2019标准的实施,为工业及商业用途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依据。其详细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试验方法,有助于提高探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安全监测效果。与前一版标准相比,新标准在内容上更加全面和细化,更能适应现代工业和商业领域对可燃气体探测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