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最新解读

日期:2025-05-19 11:04:38 浏览:62
内容简介:以下是对 GB 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最新解读:一、标准的基本信息1.标准编号:GB 21250-2014。2.英文标准名: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of lead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3.发布日期:2014 年 4 月 28 日。4.实施日期:2015 年 1 月 1 日。5.发布单位:由国家发展和改革

以下是对 GB 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标准编号:GB 21250-2014。

2.英文标准名: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s of lead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

3.发布日期:2014 年 4 月 28 日。

4.实施日期:2015 年 1 月 1 日。

5.发布单位: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6.起草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等负责起草,上海飞轮有色冶炼厂、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等参加起草。

7.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最新解读

二、标准内容

1.能耗限额指标:对现有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新建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以及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进行了规定,其中现有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定值由 650kgce/t 修改为 540kgce/t,新建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由 540kgce/t 修改为 370kgce/t,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先进值由 470kgce/t 修改为 355kgce/t。

2.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明确企业实际生产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生产使用的耗能工质等,统计范围涵盖粗铅工艺和铅电解精炼工序的相关过程,同时规定了能源实物量的计算、企业计划统计期内的能源消耗量的计算以及企业产品能耗的计算方法等。

3.计算范围:粗铅工艺的计算范围包括备料、熔炼、收尘、通风、尾气治理、配套氧气站等与粗铅生产有关的过程所消耗的各种能源量;铅电解精炼工序的计算范围包括熔铅脱铜、阴阳极制造、电解、阳极泥过滤、浮渣处理、铸锭、供风、排烟收尘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量。

4.节能管理与措施:要求企业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并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和溯源;同时规定了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的节能管理、能源使用的节能管理、企业产品降耗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措施。

三、标准应用场景

1.能耗考核与评估:作为铅冶炼企业能耗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进行监测和计算,与标准中的限额指标进行对比,评估企业能耗水平是否达标,对于超过能耗限定值的企业,可督促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节能降耗。

2.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在铅冶炼新建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过程中,依据该标准中的能耗准入值,对项目的能耗水平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新建项目符合节能要求,从源头上避免高能耗项目的建设,推动铅冶炼行业向节能高效方向发展。

3.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标准中的能耗先进值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从而提升整个铅冶炼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能源管理水平,增强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政策制定与调整:政府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如差别电价、节能奖励等政策措施,对能耗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对未达标企业实施惩罚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铅冶炼行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四、总结

1. GB 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实施,对于规范铅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行为、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2. 通过对能耗限额的严格规定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该标准有助于提高铅冶炼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