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4年5月6日发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3)归口管理,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英文名称为“Safety of toys—Part 2: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国家玩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际标准分类号为97.200.50,对应国际标准ISO 8124-1:2014《玩具安全——第1部分:机械和物理特性相关安全性》。
二、标准内容
GB 6675.2-2014主要规定了玩具在机械与物理性能方面的安全要求,涵盖小零件、边缘与尖端、挤压点、拉伸强度、跌落测试、锐利危险等多个方面。标准明确禁止3岁以下儿童玩具中含有可拆卸的小零件,以防误吞风险。同时对电动玩具的运动部件防护、弹射类玩具的能量限制以及毛刺处理提出具体要求。标准还细化了不同年龄段玩具的测试方法,并引入模拟儿童使用行为的检测流程,确保产品在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本标准广泛应用于各类玩具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及市场监管环节。适用于塑料、金属、布绒、电子等材质制造的儿童玩具,尤其针对面向14岁以下儿童的消费类产品。在生产企业中,该标准作为产品开发阶段的安全依据,用于指导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在质检机构,是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重要技术依据;在市场监管中,也成为执法部门判定玩具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核心参考文件。
四、总结
GB 6675.2-2014强化了对儿童使用安全的细节控制,体现了我国玩具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趋势。通过严格的技术指标和科学的测试方法,有效降低了玩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伤害风险。未来,随着智能玩具和新型材料的快速发展,该标准仍需持续更新以适应行业变化,保障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