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日期:2019 年 12 月 27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发布与归口单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并归口,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民政部。英文标准名:Basic specification of service safety for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起草人与单位:主要起草人有张陆、高文钑、诸维嘉、刘万琴、金凌眉等,起草单位包括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等。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99。
二、标准内容
基本要求:养老机构需符合消防、卫生与健康等多方面的强制性规定及要求,使用安全标志要按照 GB 2893、GB 2894 要求,养老护理员应经培训合格后上岗,还需制定巡查、交接班制度等,并对老年人个人信息和监控内容保密,防止在养老机构内兜售保健食品、药品,且老年人生活、活动区域应禁止吸烟。安全风险评估: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前应结合其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噎食、食品药品误食等多方面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 1 次阶段性评估,并保存评估记录,同时要根据评估结果划分风险等级并告知相关第三方。服务防护:规定了防噎食、防食品药品误食、防压疮、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防他伤和自伤、防走失以及文娱活动意外防护等多方面要求。例如,对有噎食风险的老年人应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食物,并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进食或由工作人员帮助进食;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应执行医疗机构规范,无内设医疗机构的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等。管理要求:养老机构应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演练 1 次,设施设备要按规程使用并定期检查、检验、维护保养,在规定场所、年限内使用。此外,还应对基本服务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进行评价,每半年至少 1 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整改、排除,并制定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等。
三、标准应用场景
养老机构日常运营:养老机构需依据该标准对自身的服务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从人员培训、制度建设、设施设备配备与维护、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老年人在机构内的生活安全。监管部门监管执法:民政等监管部门可将该标准作为监管执法的重要依据,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养老机构落实各项安全要求,对不符合标准的机构依法进行处理,从而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养老服务评估与认证:在对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服务质量认证等活动中,该标准可作为核心参考内容,评估养老机构是否达到基本服务安全要求,为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老年人及其家属选择养老机构:老年人及其家属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可参考该标准了解养老机构应具备的服务安全条件,从而更好地评估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养老机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总结
GB 38600-2019《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作为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 “红线”,为养老机构的服务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有助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优质、放心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