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价格
¥50起
检测资质
CMA、CNAS、CATL
基础理化指标:pH 值、水分、干物质、有机质、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石砾含量、可交换酸度、碳酸盐、水溶性盐总量、水溶性和酸溶性硫酸盐、交换性盐基、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钠、交换性钾、水溶性离子、电导率、土壤密度、渗透性、粒度组成、盐分含量、碳酸盐含量、石灰反应性、氧化还原电位。
营养元素指标: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总磷、有效磷、全钾、缓效钾、速效钾、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钼、有效硅、有效硫、全铝、全铁、全锰、全量钙、镁、钠。
污染物指标:总砷、总汞、总铬、镉、全硒、锑、铍、铅、镍、银、铊、锌、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苯并 (a) 芘、铬(六价)、氰化物、石油烃(C10-C40)等。
生物活性指标:发芽指数、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呼吸速率。
咨询与委托:客户向 “聚检通” 咨询检测项目、标准、费用等信息,明确需求后签订委托合同,界定双方责任义务。
采样准备:“聚检通” 依据检测目的,采用简单随机、分块随机或系统随机法布设采样点,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3 个点,同时准备清洁的采样工具如铲子、采样管、环刀等。
样品采集:按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三阶段进行,采集 0-20 厘米、20-40 厘米等分层样品,记录采样时间、地点、深度、采样人等信息,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样品运输与保存:将样品封装于清洁容器,避光、低温(4℃以下)运输,送达实验室后按项目要求保存,光敏感样品需避光包装,有机污染物检测样品用玻璃容器盛装。
样品预处理:进行风干、去杂(剔除根系、石块等)、研磨、过筛、混匀、分装等操作,避免高温烘烤导致有机质损失。
分析检测:使用对应仪器对预处理样品进行测定,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重金属、气相色谱仪测有机物、pH 计测酸碱度等。
数据分析与评价:整理检测数据,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标准对比,评价土壤质量与污染程度。
报告编制与发放:编制含样品信息、检测项目、结果、结论等内容的报告,经审核加盖公章后发放,并提供技术解读服务。
采样注意事项:避开垃圾堆、污染源等特殊区域,使用无待测组分污染的工具,穿戴防护服,分层采样确保代表性,采样后立即核对样品与登记表信息。
样品保存注意事项:按名称、编号、粒径分类保存,不稳定组分低温运输,新鲜样品充满容器密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保存,剩余样品保留半年,预留样品保留 2 年,争议样品永久保存。
样品制备注意事项:风干环境需通风良好,研磨力度适中避免破坏颗粒结构,筛分后充分混匀,每个样品详细标识处理信息,防止混淆。
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检测前校准仪器,选用合格试剂避免过期变质,实验区域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废弃物按规定分类处理。
数据与报告注意事项:严格按标准记录数据,未检出项目需标注检出限,报告经编制、复核、审核、签发多环节把控,附采样点示意图。
pH 值:森林土壤 PH 测定 LY/T1239-1999。
总铬: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 17137-1997。
铜、锌:固体废物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2-1997;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镍: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9-1997;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氟化物: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555.11-1995;离子选择电极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
六价铬: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4-1995。
硫化物: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含水量:烘干法。
总氮:凯氏定氮法。
总磷:钼锑抗比色法。
总钾:火焰光度计法。
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
阳离子交换量:铵交换法。
重金属总量:ICP-MS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