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899-2018《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2899-2018《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于2018年11月19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公安部提出并归口管理。英文标准名为“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and-held metal detector”,国际标准分类号为13.31。其主要起草人包括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
二、标准内容
GB 12899-2018规定了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志、标签和包装以及随机技术文件等内容。在技术要求方面,明确了探测器的外观、机械结构、操作和控制装置、供电电源、基本探测功能和探测性能等关键指标。例如,探测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IP31的要求,整机质量不超过800克,且探测灵敏度需覆盖规定的探测等级。此外,标准还增加了“探头”“探测轴”等定义,细化了探测等级分类,并对测试物的尺寸和探测距离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GB 12899-2018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安检、海关、监狱、学校等需要检测金属违禁品的场所。在机场和车站,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用于快速筛查旅客是否携带金属武器,保障公共安全。在司法系统中,监狱和看守所利用该设备检查人员和物品,防止违禁品流入。此外,学校和大型活动场所也常使用此类设备,以防止校园暴力和维护活动秩序。
四、总结
GB 12899-2018《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为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它不仅提升了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还通过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确保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该标准的实施对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