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燃料油检测标准有哪些?2025年有哪些最新修订内容?燃料油检测的作用与方法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6531-1986《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
2. GB/T 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
3. GB/T 12575-1990《液体燃料油钒含量测定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 GB 17411-2015《船用燃料油》
5. GB 25989-2010《炉用燃料油》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6531-1986《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测定法(抽提法)》
该标准规定了用抽提法测定原油和燃料油中沉淀物的方法。将一定量的试样与适当的溶剂混合,通过抽提装置进行抽提,把不溶于溶剂的沉淀物分离出来,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计算出沉淀物的质量分数。此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燃料油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等沉淀物含量,对于评估燃料油的纯净度及对设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二. GB/T 9170-1988《润滑油及燃料油中总氮含量测定法(改进的克氏法)》
采用改进的克氏法测定润滑油及燃料油中的总氮含量。试样在硫酸及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消解,使氮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加入过量碱液蒸馏,蒸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总氮含量。总氮含量过高可能影响燃料油的燃烧性能以及对设备造成腐蚀等,通过此标准检测可对燃料油质量进行有效把控。
三. GB/T 12575-1990《液体燃料油钒含量测定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液体燃料油中的钒含量。将试样用适当方法处理后,使钒元素转变为可被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的状态,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出钒含量。钒元素在燃料油燃烧过程中可能会对设备产生不良影响,如造成高温腐蚀等,准确测定其含量对于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十分关键。
四. GB 17411-2015《船用燃料油》
该标准对船用燃料油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船用燃料油按质量和使用要求分为馏分型船用燃料油和残渣型船用燃料油。对馏分型燃料油,规定了诸如密度、运动粘度、闪点、硫含量、酸值、灰分、残炭、倾点等指标的限值。例如,对于DMA馏分型船用燃料油,在15℃时密度不高于870kg/m³,在40℃时运动粘度范围为2.0-6.0mm²/s,闭口闪点不低于60℃,硫含量根据不同要求有相应限制等。对于残渣型船用燃料油,同样对各项性能指标作出详细规定,如RMG380在50℃时运动粘度范围为180-500mm²/s 等。这些指标确保船用燃料油能够满足船舶发动机的正常运行需求,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五. GB 25989-2010《炉用燃料油》
此标准针对炉用燃料油,规定了产品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炉用燃料油根据其特性和用途分为不同类别,对其密度、运动粘度、闪点、硫含量、灰分、水分、机械杂质等指标进行了限定。例如,规定了在80℃时运动粘度的范围,以保证燃料油在炉内的流动性和雾化效果;对硫含量的限制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对闪点的要求则保障了燃料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燃料油检测作用重大。从商业角度,可确定买卖的油品是否符合预定质量指标,预防和解决油品买卖纠纷。从设备运行角度,能避免不合格油品进入设备,减少因燃油质量问题引发的设备故障,如船舶主机故障等。从环保角度,可控制燃料油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常见检测方法多样。密度测定可采用比重瓶法和数字密度计法,评估燃料油纯度和成分,确保其在不同温度下稳定性。粘度测定常用运动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判断燃料油流动性和适用性。硫含量测定有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燃烧-碘量法,评估其环保性能。闪点测定通过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保障燃料油在储存和运输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