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方钢力学性能检测标准方法有哪些?如何依据国家标准执行检测?
答:
一、标准名称
1.GB/T 228.1-2021《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2.GB/T 232-2010《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3.GB/T 229-2020《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4.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5.GB/T 1591-201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二、标准内容
1.GB/T 228.1-2021
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在室温下拉伸性能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方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指标的测定。试样需按标准尺寸加工,横截面为矩形,标距段长度需满足比例要求(如L₀=5.65√S₀)。试验速度根据材料特性分为两阶段:弹性阶段采用应变速率控制(≤0.00025/s),塑性阶段采用横梁位移速率控制(≤0.008/s)。屈服强度测定采用非比例延伸法(Rp0.2),抗拉强度为最大力对应的应力值,断后伸长率通过标距段断裂后长度变化计算。试验设备需符合1级精度要求,数据记录需包含应力-应变曲线。
2.GB/T 232-2010
该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方钢的塑性变形能力。试样厚度≤3mm时采用支辊式弯曲装置,厚度>3mm采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弯曲角度分为180°和90°两种,压头直径根据材料厚度选择(d=2a或3a,a为试样厚度)。试验过程中需记录弯曲力-位移曲线,若试样表面出现裂纹或分层则判定为不合格。冷弯试验后需检查试样受拉面是否存在可见裂纹,裂纹长度超过2mm视为失效。该方法适用于厚度3-30mm的方钢。
3.GB/T 229-2020
该标准规定了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方法,用于测定方钢在低温环境下的韧性。试样尺寸为55mm×10mm×10mm,缺口深度2mm,根部半径0.25mm。试验温度范围覆盖-196℃至室温,低温环境通过液氮浴或制冷装置实现。冲击吸收能量(KV2)需精确至1J,若同一批次试样结果离散度超过20%需复验。标准要求试验机初始能量为300J,摆锤刀刃半径2mm,打击瞬间速度5.0-5.5m/s。试验后需分析断口形貌,区分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
4.GB/T 700-2006
该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要求,适用于边长≤250mm的热轧方钢。Q235B级方钢屈服强度≥235MPa,抗拉强度370-500MPa,断后伸长率≥26%。化学成分要求碳含量≤0.22%,硫、磷含量分别≤0.045%。试样需从钢材厚度1/4处切取,拉伸试验速率控制在2mm/min。标准明确尺寸允许偏差:边长≤80mm时公差±0.5mm,>80mm时±0.8%。
5.GB/T 1591-2018
该标准针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55B级方钢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470-630MPa,断后伸长率≥22%。合金元素要求锰含量≤1.60%,铬≤0.30%,镍≤0.50%。冲击试验温度设置为-20℃,吸收能量≥34J。试样加工需避免热影响区,热处理状态需在报告中注明。尺寸偏差要求严于普通碳钢,边长公差为±0.3%。
三、检测设备
1.万能材料试验机
精度等级:1级(误差≤±1%)
载荷范围:0-600kN,配备电子引伸计(标距25mm,精度±0.5μm)
功能模块:拉伸、压缩、弯曲夹具互换
2.冲击试验机
最大冲击能量:450J
温度控制:-196℃至100℃,精度±1℃
摆锤预扬角:150°,打击中心距750mm
3.金相制样设备
切割机:砂轮片线速度≤35m/s
镶嵌机:热压压力15MPa,温度150℃
抛光机:转速600rpm,金刚石悬浮液粒度0.05μm
4.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HRC标尺,压头金刚石圆锥(顶角120°,尖端半径0.2mm)
布氏硬度计:载荷3000kgf,压头直径10mm,保载时间30s
5.尺寸测量仪器
数显卡尺:分辨率0.01mm,量程0-300mm
激光测厚仪:精度±0.005mm,重复性0.002mm
光学投影仪:放大倍数50X,视场直径15mm
设备需定期通过CNAS校准,拉伸试验机每12个月进行力值校准(标准砝码法),冲击试验机每6个月进行能量校准(标准试样法)。试验环境温度需控制在23±5℃,湿度≤70%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