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修正液安全检测国家标准有哪些?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如何规定?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
2. GB/T 37858-2019《文具用品中游离甲醛的测定方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3. GB/T 32448-2015《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4. GB/T 22048-2015《玩具及儿童用品 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
5. GB/T 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 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GB 21027-2020对修正液等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在有害物质限量方面,对可迁移元素如砷、钡、镉、铬、铅等设定严格限量,例如铅的可迁移限量为90mg/kg ,砷的可迁移限量为25mg/kg,保障学生使用安全。同时对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等提出要求,避免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物理伤害。
GB/T 37858-2019规定了文具用品中游离甲醛测定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准确测定修正液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为判断修正液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其测定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文具用品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GB/T 32448-2015针对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进行规定,修正液作为含有胶粘剂成分的产品,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苯含量、甲苯+二甲苯含量等都需符合标准要求,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为50g/L,以此控制修正液使用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挥发。
GB/T 22048-2015用于测定玩具及儿童用品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修正液若含有相关材质,其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增塑剂含量不得超过0.1%,防止对人体造成内分泌干扰等危害。
GB/T 26125-2011提供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方法,修正液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相关电子电气设备,对其中铅、汞、镉等物质的测定,有助于确保产品从生产到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检测在修正液安全把控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检测能够确保修正液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障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和使用安全,避免因有害物质超标引发的慢性中毒等健康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规范修正液市场,促进企业生产合规产品。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方法,如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可迁移元素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甲醛;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从样品采集、前处理到仪器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都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修正液安全检测提供科学、有效的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