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电视塔钢结构焊缝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
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3.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4. 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磁粉检测》
5.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二、标准内容
1. GB 50661-2011明确规定了钢结构焊缝质量等级划分及检测要求。标准将焊缝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对应不同检测比例和合格标准。其中电视塔主体受力焊缝要求达到一级标准,需进行100%超声波检测,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单个气孔直径不得超过1.6mm。标准附录C详细列出了不同板厚对应的探头频率选择范围。
2. JGJ 81-2002第7.4条专门规定了建筑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的实施细则。要求厚度≥8mm的全熔透焊缝必须进行超声波检测,检测灵敏度应达到Φ2mm平底孔当量。标准规定检测时机应在焊缝冷却至环境温度24小时后进行,对T型接头角焊缝的检测区域做出明确图示,要求检测覆盖焊缝宽度两侧各10mm范围。
3. GB/T 11345-2013规定了超声波检测的具体技术参数。标准要求检测系统频率范围2-5MHz,探头折射角误差不超过±2°,扫描速度不超过150mm/s。对厚度25-100mm的焊缝,规定至少采用两种不同角度的探头进行检测。标准附录B给出了不同厚度焊缝的参考灵敏度设置方法,如厚度30mm焊缝采用Φ3mm横孔作为基准反射体。
4. NB/T 47013.5-2015虽主要针对承压设备,但其磁粉检测技术要求适用于电视塔钢结构表面检测。标准规定磁化电流应达到7-15A/mm(工件厚度),磁悬液浓度1.2-2.4ml/100ml。对焊缝表面开口缺陷的检出灵敏度要求能清晰显示0.5mm宽的人工刻槽。标准第6.3条特别说明对角焊缝应进行交叉磁化,磁化方向与焊缝轴线夹角不小于45°。
5. GB 50205-2020第5.2.4条明确了焊缝外观验收标准:咬边深度不得超过0.5mm,连续长度不超过100mm;错边量不超过板厚的10%且不大于2mm。对设计要求全熔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评定采用GB/T 11345的B级验收标准,不允许存在回波幅度超过评定线的缺陷。
三、检测方法
电视塔钢结构焊缝无损检测采用多方法组合检测体系。超声波检测适用于厚度≥8mm焊缝的内部缺陷检测,采用直探头和斜探头配合使用,检测频率2.5-5MHz,扫查方式包括锯齿形扫查和斜平行扫查。磁粉检测用于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采用荧光磁粉配合紫外线灯,磁化方法选择连续法,磁化时间不少于0.5秒。目视检测作为辅助手段,使用5倍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质量,照明强度不低于500lx。对于特殊部位焊缝,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设置64阵元的探头,扇扫角度范围35°-70°,可实现复杂几何形状焊缝的全面检测。所有检测数据需实时记录,超声波检测需保存A扫波形图,磁粉检测留存数码照片,检测结果按GB/T 29712进行等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