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国内瓷砖检测标准最新版本有哪些更新内容?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4100-2023《陶瓷砖》
2. GB 6566-202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3. JC/T 376.1-2023《陶瓷砖釉面耐磨性试验方法》
4. GB/T 3810.14-2023《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5. JC/T 2555-2023《建筑陶瓷薄板》
二、标准内容
1.GB/T 4100-2023《陶瓷砖》
本标准更新了陶瓷砖的尺寸偏差要求,将边长≤900mm的砖尺寸允许偏差从±0.5%调整为±0.6%,边长>900mm的砖调整为±0.8%。物理性能方面,吸水率分级细化,新增E0.5级(吸水率≤0.5%),适用于地砖防滑性能要求更高的场景。断裂模数指标由≥13MPa提升至≥15MPa,强化抗折强度。此外,新增防滑性测试要求,表面摩擦系数需≥0.5(湿态)。
2.GB 6566-202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标准对建筑陶瓷产品的放射性核素分类进行调整,将装饰用陶瓷砖分为A类(内照射指数≤1.0,外照射指数≤1.3)和B类(外照射指数≤1.9),取消C类。明确放射性检测需采用低本底多道γ能谱仪,检测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新增对人造石、复合板等新型材料的适用性条款,要求其放射性指标与陶瓷砖一致。
3.JC/T 376.1-2023《陶瓷砖釉面耐磨性试验方法》
更新磨料配比,将碳化硅磨料粒度从80目调整为100目,增加测试重复次数至1000转。规定釉面耐磨性等级划分标准:4级(磨损面积≤5%)为合格品,2级(≤3%)为优等品。新增对釉面耐磨层厚度的检测要求,需≥0.6mm方可参与评级。
4.GB/T 3810.14-2023《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
修订耐污染性测试流程,新增油性笔、化妆品、食用油三类污染物模拟场景。规定测试后需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擦拭3次,评估残留痕迹等级。明确污染等级划分:1级(无可见污染)为最高等级,4级(严重污染)为最低。
5.JC/T 2555-2023《建筑陶瓷薄板》
标准规定陶瓷薄板厚度公差由±0.5mm调整为±0.3mm,抗冲击强度指标从≥50J提升至≥80J。新增耐候性测试要求,经500小时盐雾试验后,表面无起泡、开裂。引入碳足迹核算方法,要求产品生产碳排放强度≤120kgCO₂/m²。
三、检测项目
1.尺寸偏差:依据GB/T 4100-2023,检测边长、对角线、平整度,允许偏差范围因规格调整。例如,900×900mm砖的平整度公差≤0.5mm。
2.物理性能:包括吸水率(GB/T 4100)、断裂模数(GB/T 4100)、表面耐磨性(JC/T 376.1)、耐污染性(GB/T 3810.14)。
3.放射性核素:按GB 6566-2023,检测内照射指数(IRa)和外照射指数(Ir),需使用γ能谱仪定量分析镭-226、钍-232、钾-40含量。
4.耐候性:依据JC/T 2555,进行500小时中性盐雾试验和240小时紫外老化试验,评估表面腐蚀程度。
5.环保指标:新增碳足迹核算(JC/T 2555),要求企业提供生产全流程碳排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