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塑料瓶坯检测标准在2025年有哪些更新?塑料瓶坯检测的关键要点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2.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3. BB/T 0060-2012 包装容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坯
4. QB/T 2357 聚酯(PET)无汽饮料瓶
5. DB53/T 689-201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二、标准内容
1. GB 4806.6: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的原料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对用于制造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的各类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的单体、添加剂等物质的使用做出明确限制,确保其在合理使用条件下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例如,对某些可能迁移至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规定了特定的限量值。
2. GB 4806.7:此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涵盖了感官要求,如外观应色泽正常、无异嗅、无异味、无异物;理化指标方面,对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铅计)等有严格的限量要求。总迁移量反映塑料材料及制品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其限量值依据不同的食品模拟物及接触条件而定。如在特定的食品模拟物及接触时间、温度条件下,总迁移量不得超过10mg/dm² 。
3. BB/T 0060-2012:针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坯,标准规定了瓶坯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在要求方面,对瓶坯的外观,如瓶口应平整、无裂纹、缺口,螺纹应完整、光滑;尺寸方面,包括瓶口外径、内径、瓶坯高度等有详细的公差范围规定;物理性能上,对瓶坯的壁厚偏差、垂直度等也有明确指标。例如,瓶口外径公差范围可能要求控制在±0.2mm 以内 。
4. QB/T 2357:主要针对聚酯(PET)无汽饮料瓶,虽然直接针对瓶坯的内容相对较少,但因瓶坯是瓶的前体,其质量影响最终瓶子性能。该标准中的部分要求间接关联瓶坯质量。如对瓶子的密封性能、跌落性能等要求,促使瓶坯在制造时需保证良好的尺寸精度与结构稳定性。密封性能关乎瓶坯瓶口螺纹的精度,需保证在后续封盖后能有效密封,防止液体泄漏。
5. DB53/T 689-2015:该地方标准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的要求较为全面。外观上要求瓶坯表面应光滑、清洁,无油污、气泡、杂质等;尺寸精度方面,对瓶坯各部分尺寸如高度、外径、内径、壁厚等规定了严格公差;性能指标上,包含对瓶坯的含水率、乙醛含量等的限制。例如,规定瓶坯的乙醛含量不得超过一定数值,以防止其迁移至灌装的饮料中影响口感 。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塑料瓶坯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检测可确保瓶坯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后续制成的塑料瓶能满足使用要求,如盛装食品的塑料瓶需保证食品安全相关指标合格。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废品率。
常见检测方法众多。外观检测通过目视或借助简单工具,检查瓶坯是否存在外观缺陷。尺寸检测利用卡尺、千分尺等精密量具测量瓶坯各部分尺寸,判断是否在标准公差范围内。对于一些性能指标检测,如含水率检测可采用干燥失重法;乙醛含量检测可通过气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手段进行准确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