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复合塑料编织袋环保检测有哪些关键标准?技术要求又包含什么内容?
答:
一、标准名称
1.GB/T8946-2020《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该标准对塑料编织袋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是塑料编织袋生产和检测的重要依据。
2.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复合塑料编织袋,但因复合塑料编织袋可能用于食品包装,此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的卫生指标,确保接触食品的塑料制品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3.GB/T10454-2000《集装袋》,适用于以塑料编织布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柔性集装袋,对集装袋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规范,复合塑料编织袋若作为集装袋使用时需遵循该标准。
4.GB/T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复合塑料编织袋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汞等有害物质,此标准提供了检测汞含量的方法,对评估其环保性有重要意义。
5.GB/T39560.6-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6部分: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常作为阻燃剂用于塑料制品,该标准用于检测其在复合塑料编织袋中的含量,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标准内容
1.GB/T8946-2020规定,塑料编织袋的外观应平整,无明显划伤、烫痕、气泡等缺陷;尺寸偏差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长度偏差±10mm,宽度偏差±10mm。拉伸负荷方面,不同规格的编织袋有相应要求,例如500mm×800mm编织袋的经向拉伸负荷不低于650N,纬向拉伸负荷不低于600N。此外,还对跌落性能、耐热性等进行规定,跌落试验在不同高度下进行,盛装25kg重的物品,从0.8m高度跌落,袋体不应破裂;耐热性要求在80℃±2℃环境下放置1h,袋体不粘连、不变形。
2.GB9687-1988明确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的蒸发残渣(水,60℃,2h)应≤30mg/L,蒸发残渣(4%乙酸,60℃,2h)应≤30mg/L,蒸发残渣(65%乙醇,20℃,2h)应≤30mg/L,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2h)应≤10mg/L,重金属(以Pb计,4%乙酸,60℃,2h)应≤1mg/L,确保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3.GB/T10454-2000要求集装袋的基布断裂强度,如经向断裂强度不低于1470N/50mm,纬向断裂强度不低于1470N/50mm。同时,对集装袋的吊带与袋体连接强度、整体性能等进行规定,吊带与袋体连接部位的拉伸力应不低于袋体最大承载质量的6倍,集装袋需通过提吊试验、倾倒试验、跌落试验等多种试验,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4.GB/T39560.4-2021详细说明了采用CV-AAS(冷原子吸收光谱法)、CV-AFS(冷原子荧光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方法测定聚合物中汞含量的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参数设置、定量分析等,检测限可达μg/kg级别,能够准确检测复合塑料编织袋中痕量汞。
5.GB/T39560.6-2021规定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聚合物中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方法,样品经粉碎、萃取等前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定性定量,可检测到不同溴代程度的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其检测限低至ng/g级别,严格把控复合塑料编织袋中此类有害物质的含量。
三、检测的作用
复合塑料编织袋环保检测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在环境方面,能防止有害物质如汞、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进入环境,减少对土壤、水源等的污染。从食品安全角度,遵循GB9687-1988标准检测,可保证用于食品包装的复合塑料编织袋不会迁移有害物质至食品中,保护消费者健康。检测方法上,依据不同标准采用相应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如利用光谱仪检测重金属,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有机污染物,通过专业、严谨的检测,为复合塑料编织袋的生产、使用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