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生物柴油检测最新国家标准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0828-2022《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
2. GB/T 25199-2017《B5柴油》
3. GB/T 31033-2014《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4. GB/T 34789-2017《生物柴油(BD100)闪点的测定 闭口杯法》
5. GB/T 35894-2018《生物柴油(BD100)中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二、标准内容
1. GB/T 20828-2022《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
该标准规定了BD100生物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的脂肪酸甲酯。技术要求包括密度(820-900 kg/m³,20℃)、运动粘度(1.9-6.0 mm²/s,40℃)、闪点(≥101℃)、硫含量(≤10 mg/kg)、酸值(≤0.50 mg KOH/g)等16项指标。试验方法涵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冷滤点测定、氧化安定性测试等。2022版修订了硫含量限值,新增了金属杂质检测要求。
2. GB/T 25199-2017《B5柴油》
该标准规定了由5%生物柴油(BD100)与95%石油柴油调合而成的B5柴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指标包括十六烷值(≥49)、馏程(90%回收温度≤355℃)、多环芳烃含量(≤11%)、润滑性(磨斑直径≤460 μm)等。标准明确要求生物柴油组分需符合GB/T 20828,并规定了调合后的B5柴油需通过相容性测试。检测方法采用GB/T 386-2021测定十六烷值,GB/T 6536测定馏程。
3. GB/T 31033-2014《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以甲基庚酸酯为内标物,DB-23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 μm)分离,FID检测器检测。标准要求校准曲线相关系数≥0.995,重复性条件下两次测定结果差值不超过1.5%。附录中提供了C14-C24脂肪酸甲酯的典型色谱图及保留时间参考值。
4. GB/T 34789-2017《生物柴油(BD100)闪点的测定 闭口杯法》
该标准采用ISO 3679规定的闭口杯法测定生物柴油闪点。仪器需符合GB/T 261要求,测试温度范围为40-150℃,升温速率5-6℃/min。标准明确试样量需为50±5 mL,点火源为直径3-4 mm火焰,闪点判定为试样蒸气被点燃且火焰蔓延至液面时的最低温度。重复性要求同一操作者两次测定结果差值≤2℃。
5. GB/T 35894-2018《生物柴油(BD100)中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该标准规定使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测定硫含量,检测范围1-50 mg/kg。要求仪器分辨率≤0.0006 nm,使用硫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9。试样制备需均质化处理,测试时间不少于300 s。标准详细描述了背景校正、谱线干扰消除方法,并规定重复性限值为0.1√X(X为两次测定平均值)。
三、检测方法
生物柴油检测的核心方法包括色谱分析、光谱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气相色谱法(GC)用于脂肪酸甲酯组成分析,依据GB/T 31033-2014,采用极性毛细管柱分离各组分,FID检测器定量。硫含量检测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T 35894-2018),需进行基体效应校正。闪点测定执行GB/T 34789-2017闭口杯法,严格控制升温速率。氧化安定性测试按GB/T 20828附录B,在110℃下通氧加速老化,测定诱导期。运动粘度采用GB/T 265标准方法,使用玻璃毛细管粘度计在40℃恒温条件下测定。所有方法均需满足标准规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