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玻璃瓶检测有哪些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不同标准分别检测玻璃瓶的哪些方面?
答:
一、标准名称
1.GB4806.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2.GB2639-2020《玻璃输液瓶》
3.GB/T8452-2008《玻璃瓶罐垂直轴偏差试验方法》
4.GB4544-2020《啤酒瓶》
5.GB/T40913-2021《玻璃瓶罐热端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GB4806.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该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玻璃制品。代替了GB19778-2005《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充许限量》中盛装食品用玻璃制品部分。修改了原法规认定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增加了原料要求、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标、迁移试验要求、玻璃制品标识要求。比如在理化指标中,对玻璃制品的铅、镉、砷、锑等元素的溶出限量作出明确规定,保障食品安全。
二.GB2639-2020《玻璃输液瓶》:明确要求退火后的玻璃瓶内应力光程差≤40nm/cm。玻璃输液瓶在生产过程中,因冷却速度不均或工艺波动,内部可能残留应力,该标准通过对内应力的限制,确保瓶体抗压能力,保证在灌装、运输、存储过程中瓶体稳定,避免因包装失效导致药液污染。
三.GB/T8452-2008《玻璃瓶罐垂直轴偏差试验方法》:规定了玻璃瓶罐垂直轴偏差的测试方法,适用于测量玻璃瓶罐的垂直轴偏差。瓶子的垂直轴偏差若过大,会影响其在生产线的运作,如导致封盖不严,造成漏气、变质等问题,该标准确保了瓶子在生产线上的正常使用。
四.GB4544-2020《啤酒瓶》:规定了啤酒瓶的垂直负荷、抗热震性、耐内压、轴偏差、内应力、抗冲击、壁厚底厚、同一瓶身厚薄比、同一瓶壁厚薄比等检测指标。例如,耐内压力项目是啤酒瓶产品的重要安全指标,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合格品指标为≥1.2MPa,防止啤酒瓶在灌装、运输、消费使用过程中因耐内压力不够而发生爆瓶伤人事故。
五.GB/T40913-2021《玻璃瓶罐热端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规定了玻璃瓶罐热端涂层厚度的测定方法。热端涂层对玻璃瓶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该标准确保了测定涂层厚度方法的规范性,有助于保证玻璃瓶的质量。
三、检测重要性,意义
玻璃瓶检测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安全角度,通过检测内应力、耐内压等指标,可避免如啤酒瓶爆瓶、输液瓶破裂导致药液污染等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发生。在质量控制方面,检测轴偏差、垂直负荷等能确保瓶子在生产线上正常运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检测方法多样,例如定量测量玻璃内应力采用补偿法,仪器配备1/4波片测定应力数值;定性测量内应力采用比色法,通过观察偏振场中的干涉色序判断应力大小及分布。对于耐内压检测,使用NYY-02玻璃瓶内压力测试仪,依据国标GB/T4546-2008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