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判断不粘锅的耐磨性是否达标?不粘锅耐磨性测试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关键内容?
答:
一、相关标准列举
1.GB/T32095.2-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2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
2.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虽非直接针对耐磨性,但与不粘锅整体安全性能相关,影响耐磨性测试的综合考量)
3.GB4806.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对涂层相关性能包括间接的耐磨性能有规范作用)
4.GB/T32388-2015(该标准与锅具相关试验操作有关,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不粘锅涂层耐磨试验操作规范)
二、标准内容介绍
一.GB/T32095.2-2015《家用食品金属烹饪器具不粘表面性能及测试规范第2部分: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规范》:此标准对不粘锅的不粘性及耐磨性测试进行了详细规范。在耐磨性方面,针对内底面平整且内底平面直径大于130毫米的不粘锅,通过摩擦循环次数来分级。若摩擦循环次数N>15000,达到I级要求;若摩擦循环次数N>5000且≤15000,达到II级要求;若摩擦循环次数N>1000且≤5000,达到III级要求;若摩擦循环次数N≤1000,达到IV级要求。针对内底面上有凸点或者波纹形、锯齿形以及内底部平面直径不大于130mm的不粘锅,以不粘表面状态来分级,若不粘表面没有明显失去光泽或明显的毛糙,达到I级要求;若不粘表面明显失去光泽或者明显毛糙,达到II级要求;若不粘表面暴露基体,达到III级要求。测试时使用特定的百洁布,在规定实验条件下,通过耐磨试验机对样品的不粘涂层进行来回摩擦,直至涂层表面磨损,若测试达到了最高等级涂层仍未磨损,则终止试验。
二.GB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该标准虽未直接规定耐磨性数值,但强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应符合安全要求,其中涵盖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等要求间接影响着不粘锅耐磨性。例如,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关乎涂层是否因外界因素(如频繁摩擦、温度变化等)而快速磨损,从而影响不粘锅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GB4806.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规定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的相关要求。对于不粘锅涂层而言,其规定了涂层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要求,包括在不同介质(如酸、碱等)中的耐受性。因为在实际使用中,食物的酸碱性以及清洗时使用的清洁剂等都会与涂层接触,若涂层在这些情况下不耐受,易被腐蚀,进而影响其耐磨性。如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涂层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结构被破坏,在后续使用中的耐磨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GB/T32388-2015:此标准涉及锅具试验操作,在不粘锅涂层耐磨试验操作方面,对试验设备、试验环境、试验步骤等进行了规范。例如规定了试验设备的精度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限定,因为环境因素会影响材料的性能,进而影响不粘锅涂层的耐磨测试结果。在试验步骤上,明确了从样品准备、安装到试验过程中的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三、检测的重要性、意义、方法
检测不粘锅耐磨性至关重要。从消费者角度,耐磨性好的不粘锅使用寿命长,能提供更持久的不粘性能,节省更换成本。从生产企业角度,通过检测可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在意义方面,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检测方法主要依据上述标准进行。以GB/T32095.2-2015为例,使用耐磨试验机,将特定百洁布固定在试验机上,按照规定的压力、速度等参数对不粘锅涂层表面进行往复摩擦。记录涂层达到不同磨损程度时的摩擦次数,以此判断其耐磨性等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