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2025最新环评检测标准分类与项目清单

日期:2025-03-26 13:58:56 浏览:178
内容简介:问:2025年最新发布的环评检测标准有哪些?标准内容要求是什么?答:一、标准名称1. HJ 1409-20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2. HJ 38-2025《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修订版)3. HJ 655-202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修订版)4. GB

问:2025年最新发布的环评检测标准有哪些?标准内容要求是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HJ 1409-20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

2. HJ 38-2025《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修订版)

3. HJ 655-202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修订版)

4. GB 7467-2025《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修订版)

5. HJ 731-2025《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修订版)

2025最新环评检测标准分类与项目清单

二、标准内容

一、HJ 1409-20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生态环境》

该标准替代原GB/T 19485-2014,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删除了报告书与报告表分类标准,整合了各要素调查评价内容,新增海洋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标准要求涉海工程必须开展海洋生态现状调查,包括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指标。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要求至少进行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覆盖丰水期和枯水期;二级评价可适当简化,但必须包含1个代表性航次数据。标准附录详细规定了海洋生态敏感区识别技术方法及生态影响预测模型选用原则。

二、HJ 38-2025《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修订版主要更新了检测限要求,总烃方法检出限从0.04mg/m³降至0.02mg/m³,非甲烷总烃从0.07mg/m³降至0.03mg/m³。标准规定采样体积不少于20L,采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平行样相对偏差应≤10%。新增了高温废气(>150℃)采样预处理技术要求,明确了FID检测器校准频次(每12小时至少一次)和响应因子验证方法。

三、HJ 655-2025《环境空气颗粒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新规范提高了PM2.5监测精度要求,24小时平均浓度相对误差从±15%收紧至±10%。新增了物联网数据传输协议要求,规定监测数据应实时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时间分辨率达到1分钟级。对安装环境提出量化指标:采样口距地面高度3-15米,与最近障碍物水平距离不少于2倍高度差。系统验收需连续运行90天,数据捕获率≥90%方可通过。

四、GB 7467-2025《水质六价铬测定方法》

方法检出限从0.004mg/L降至0.002mg/L,线性范围扩展为0.002-1.000mg/L。修订了样品保存条件:pH需调节至8-9,4℃冷藏保存时间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新增了高氯废水(Cl->1000mg/L)干扰消除步骤,规定加入硫酸汞掩蔽剂用量与氯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显色反应温度控制要求更严格,必须在20±2℃水浴中进行。

五、HJ 731-2025《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规范要求自动监测站必须配备水温、pH、溶解氧、浊度、叶绿素a、COD、总氮、总磷等8项基本参数监测设备,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每小时1次。新增了生物毒性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要求,规定采用发光细菌法时,相对发光度测定精度应达到±5%。系统维护周期从季度调整为月度,要求每月现场校准一次传感器,每季度更换一次试剂。

三、环评检测的技术作用与实施要点

环评检测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核心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量化环境本底值,通过大气、水质、土壤等介质的系统监测,建立项目区环境质量基线数据;二是验证污染源强,依据HJ 38-2025等标准准确测定污染物排放特征参数,为影响预测提供输入数据;三是评估措施有效性,通过验收监测验证环保设施运行效果。

检测实施需遵循严格技术流程:根据环评等级确定监测方案,按HJ 1409-2025等标准要求布设点位;采样过程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空白样、平行样和加标回收;实验室分析采用认证方法,数据经三级审核后编制报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新标准普遍提高了数据质量要求,检测机构需相应升级设备并加强人员培训。

检测数据应用贯穿环评全过程:现状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现状评价;预测监测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验收监测数据支撑环保设施效果评估。随着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环评检测正朝着更高精度、更全参数、更强时效的方向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