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机肥检测国家标准 2025 最新版有哪些?其具体内容包含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NY/T 525-2021《有机肥料》:该标准由农业农村部颁布实施,在有机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规范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此标准虽发布时间较早,但在涉及城镇垃圾用于农用,尤其是作为有机肥原料相关方面,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NY/T 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专注于肥料中汞、砷、镉、铅、铬等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相关标准,对保障肥料质量安全、避免土壤重金属污染意义重大。
NY/T 1977-2010《水溶肥料总氮、磷、钾含量的测定》:在测定水溶肥料中总氮、磷、钾含量方面,为行业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操作方法与判定依据。
NY/T 1975-2010《水溶肥料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该标准对水溶肥料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流程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肥料产品质量把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二、标准内容
1. NY/T 525-2021《有机肥料》:增加了产品腐熟度等产品技术指标,明确了有机肥料生产原料分类管理目录,细化了包装标识等内容。新增种子发芽指数、机械杂质的质量分数指标,降低有机质、总养分的质量分数。其中,腐熟度以种子发芽指数≥70% 衡量,有机质的质量分数由 “≥45%” 修改为 “≥30%”,总养分由 “≥5.0%” 降至 “≥4.0%”。生产原料按目录分类管理,分为适用类、评估类和禁用类。优先选用适用类原料;禁止选用粉煤灰、钢渣、污泥、生活垃圾(经分类陈化后的厨余废弃物除外)、含有外来入侵物种的物料和法律法规禁止的物料等禁用类原料;选用评估类原料,须进行安全评估并通过安全性评价后才能使用。同时,取消了强制性条款的规定,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了腐熟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的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对产品颜色的要求,修改了检验规则及包装标识要求等。
2. GB 8172-19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规定了城镇垃圾用于农业生产时的各项控制指标,如垃圾的粒度、蛔虫卵死亡率、大肠菌值,以及重金属(汞、镉、铅、铬、砷)含量等限制数值。粒度要求小于 12mm,蛔虫卵死亡率需达到 95% - 100%,大肠菌值应大于 10⁻⁴ 等,以此保障城镇垃圾农用的安全性,避免对土壤、农作物及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NY/T 1978-2010《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详细说明了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方法测定肥料中汞、砷、镉、铅、铬含量的具体步骤。例如,在测定汞含量时,样品经消解处理后,在特定的仪器条件下,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汞原子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出汞含量。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试剂的配制、样品的前处理以及测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都有明确规范。
4. NY/T 1977-2010《水溶肥料总氮、磷、钾含量的测定》:规定了采用蒸馏后滴定法测定总氮含量,在碱性介质中,将铵态氮转化为氨蒸馏出来,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硫酸;磷含量测定采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在酸性介质中,磷酸根与喹钼柠酮试剂生成磷钼酸喹啉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来计算磷含量;钾含量测定采用四苯硼酸钾重量法,在弱碱性条件下,钾离子与四苯硼酸钠生成四苯硼酸钾沉淀,经处理后称重计算钾含量。同时对分析结果的计算、精密度等作出规定。
5. NY/T 1975-2010《水溶肥料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在一定 pH 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定量氨基酸含量。对样品的提取、测定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排除、标准曲线的绘制等均有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