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保水剂重复吸水性能测试标准有哪些?保水剂循环测试方法如何操作?保水剂耐久性检测流程
答:
一、标准名称
1.NY/T38412021《农业用保水剂》
2.GB/T234572017《混凝土用保水剂》
3.HG/T41372010《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
4.T/CAI0802022《农林保水剂应用技术规范》
5.DB61/T13862020《土壤保水剂》
二、标准内容
1.NY/T38412021《农业用保水剂》
该标准规定了农业用保水剂重复吸水性能的5次循环测试方法。测试条件为:去离子水(25±2℃),样品质量0.5g,吸水时间2h,离心脱水(3000r/min,10min),干燥条件(105℃,4h)。吸水率计算公式为W=(m2m1)/m1×100%,其中m1为干样质量,m2为吸水后质量。标准要求第5次循环吸水率≥初始值的80%,试验数据需记录每次循环的吸水率衰减率。
2.GB/T234572017《混凝土用保水剂》
针对混凝土外加剂用保水剂,标准采用10次循环压力测试。测试介质为0.9%氯化钠溶液,压力条件0.3MPa,每次吸水时间30min,干燥温度105℃±2℃,干燥时间至恒重。关键指标为循环保水率,计算公式为R=(Wn/W0)×100%,其中W0为初始吸水率,Wn为第n次循环吸水率。标准要求第10次循环保水率≥75%,并需记录压力衰减曲线。
3.HG/T41372010《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
适用于水处理用聚丙烯酰胺类保水剂,采用pH梯度循环测试。测试介质为不同pH值(4.0、7.0、10.0)的去离子水,循环次数3次,每次吸水时间1h,离心速度4000r/min,时间15min。检测指标包括pH敏感性系数和循环稳定性,要求不同pH条件下吸水率变异系数≤10%,干燥后样品无明显结块或分解。
4.T/CAI0802022《农林保水剂应用技术规范》
针对农林领域应用,规定自然环境模拟循环测试。测试条件:温度(2035℃)、湿度(40%80%)、光照(模拟日光),循环周期为吸水自然蒸发干燥,共10个周期。吸水率测试采用称重法,干燥条件为室温通风48h。标准要求第10周期吸水率≥初始值的60%,并需记录环境因素对性能的影响数据。
5.DB61/T13862020《土壤保水剂》
地方标准规定土壤溶液循环测试。测试介质为标准土壤浸提液(电导率1.5mS/cm,pH7.0),循环次数5次,每次吸水时间4h,离心速度2500r/min,时间20min,干燥温度80℃±2℃。核心指标为土壤溶液保持率,要求第5次循环保持率≥70%,并需检测重金属离子(如Cu²+、Pb²+)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三、检测流程
保水剂重复吸水性能循环测试的标准化流程如下:
1.样品制备
取保水剂样品50g,过0.5mm筛,去除颗粒杂质。
精确称取0.5000g±0.0005g样品3份,标记为A、B、C。
2.初始吸水率测试
将样品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0mL去离子水(25±2℃)。
静置吸水2h,期间每30min搅拌1次(转速50r/min)。
吸水后转移至离心管,3000r/min离心10min,去除游离水。
称量湿样质量,计算初始吸水率W₀=(m湿m干)/m干×100%。
3.循环测试
干燥处理:将离心后的样品置于称量瓶中,105℃±2℃烘箱干燥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干重m₁。
重复吸水:按步骤2重复操作,记录第1次循环吸水率W₁=(m湿₁m₁)/m₁×100%。
循环次数:根据标准要求(如5次、10次),重复“干燥吸水离心称量”流程,每次干燥后需确认样品无团聚或分解。
4.数据记录与计算
记录每次循环的吸水率W₀、W₁…Wₙ,计算循环保持率Rₙ=(Wₙ/W₀)×100%。
绘制循环次数保持率曲线,分析性能衰减趋势。
若标准有要求(如NY/T38412021),需计算平均衰减率=(1Rₙ)/n×100%。
5.结果判定
对比标准限值(如R₅≥80%),若3份平行样品的保持率均达标,则判定合格。
若单个样品偏差超过5%,需重新测试。
注:不同标准的具体参数(如离心速度、干燥温度、介质类型)需根据标准号严格执行,例如混凝土用保水剂需采用氯化钠溶液并施加压力,而农业用保水剂采用去离子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