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冲锋衣面料色牢度检测标准与操作规范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2. 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3. GB/T 5713-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4. GB/T 8427-201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5. GB/T 12490-2014《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二、标准内容
1. GB/T 3921-2008标准规定采用皂液浓度5g/L的皂片溶液,在温度(40±2)℃条件下处理试样30分钟。测试结果通过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0)和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进行评级,评级范围1-5级,5级为最优。该标准适用于模拟日常皂洗环境下的色牢度评估。
2. GB/T 3922-2013标准包含酸性和碱性两种汗液试液。酸性试液pH值为5.5,碱性试液pH值为8.0。测试时将试样分别浸入两种试液中,在温度(37±2)℃条件下处理4小时。处理后的试样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干燥,通过灰卡进行变色和沾色评级。该标准模拟人体汗液对纺织品的色牢度影响。
3. GB/T 5713-2013标准要求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后完全浸入去离子水中,在温度(20±2)℃条件下处理30分钟。处理后通过离心脱水,干燥后进行灰卡评级。该标准主要评估纺织品在水浸条件下的颜色稳定性。
4. GB/T 8427-2019标准采用氙弧灯作为光源,辐照度控制在(550±50)W/m²,黑板温度(45±3)℃,相对湿度(65±5)%。测试时间根据标准色标确定,通常为100-200小时。通过蓝色羊毛标准(GB/T 730)进行评级,级数越高耐光性越强。
5. GB/T 12490-2014标准包含5个不同严酷等级的洗涤程序,温度范围从40℃到95℃,机械搅拌强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使用标准洗涤剂(AATCC 1993标准洗涤剂)浓度4g/L,处理时间45分钟。测试后通过灰卡评级,并记录洗涤后织物的尺寸变化率。
三、检测流程
冲锋衣面料色牢度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
1. 取样:按标准要求截取5cm×10cm试样,每种测试项目需准备3组平行样。
2. 预处理:对试样进行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湿度65±2%)调湿24小时。
3. 试液配置:根据不同测试项目配置皂液、汗液、洗涤液等试剂,严格控制浓度和pH值。
4. 测试操作:将试样与贴衬织物缝合后浸入试液,按标准参数控制温度、时间和机械作用强度。
5. 后处理:测试后的试样需经脱水、干燥等处理,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6. 评级分析:使用标准灰卡进行变色和沾色评级,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7. 结果判定:根据标准规定的合格阈值(通常≥3级)进行结果判定,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过程中需注意环境温湿度控制,使用符合ISO标准的评级灯箱进行灰卡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