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糖果制品第三方检测机构需遵循哪些国内认证标准?
答:
一、标准名称
1.GB 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
2.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3.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4.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5.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73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糖果》规定了糖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销售等内容。在技术要求方面,对糖果的感官要求做出详细规定,外观应具有该产品应有的形态和色泽,无霉变、无异味、无外来杂质;理化指标中,不同类型糖果的干燥失重、还原糖等指标各不相同,如硬质糖果的干燥失重应不超过2.0g/100g。微生物指标也明确限制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的数量,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二.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了糖果制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例如,在糖果中常用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其最大使用量在不同糖果类别中有细致规定,在胶基糖果中最大使用量为3.0g/kg,确保添加剂使用安全,防止超量使用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规范了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必须符合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等要求。
三. 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针对糖果制品设置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其中,沙门氏菌在各类糖果中均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中的限量为n=5,c=2,m=100CFU/g,M=1000CFU/g,严格控制致病菌含量,降低因致病菌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四. GB 5009.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详细阐述了糖果中各类糖类测定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分析步骤以及结果计算等内容。该标准提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糖果中不同糖类的含量,有助于监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配方要求及营养声称。
五. 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涵盖了糖果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测定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这些常用防腐剂和甜味剂进行检测,规定了具体的仪器条件、样品处理方法等,保障糖果中添加剂的合规使用,防止滥用影响消费者健康。
三、检测重要性
第三方检测机构遵循这些标准对糖果制品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检测能确保糖果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保护消费者免受有害成分侵害。检测过程可监控产品质量,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规范的检测流程和标准执行,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糖果行业健康发展。从检测方法来看,各标准中的专业测定方法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流程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执行,从样品采集、处理到仪器分析,每个环节都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对检测机构的要求则是具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满足标准中复杂的检测需求,切实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保障糖果质量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