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防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测试国家标准与方法有哪些?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410-2006《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2. GB/T 2439-200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导电性能和耗散性能电阻率的测定》
3. SJ/T 10694-2006《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通用规范》
4. GB/T 15738-200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5. GB/T 31838.3-2019《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3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二、标准内容
1. GB/T 1410-2006
该标准规定了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流程,测试环境要求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5)%。采用三电极系统,电极材料为不锈钢或铜,主电极直径(50±0.1)mm,保护环间隙≤1 mm。测试电压为直流100 V或500 V,稳定时间≥1 min。表面电阻率计算公式为:ρ_s = (R_s × π × D)/(4d),其中D为主电极直径,d为保护环间隙。
2. GB/T 2439-2001
对应标准号要求对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进行导电性能检测。试样厚度为(2.0±0.2)mm,测试电压为直流10 V或100 V,加压时间60 s。电极采用同轴环形结构,外环电极内径54 mm,内环电极外径30 mm。表面电阻率测量范围需覆盖10^3 Ω~10^12 Ω,重复性误差≤±10%。
3. SJ/T 10694-2006
该标准明确电子产品防静电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限值为1×10^4 Ω~1×10^11 Ω。测试采用两点法,电极间距100 mm,电极压力(5±0.5)N,测试电压为直流100 V。要求环境温湿度控制在(23±3)℃、(45±5)% RH,测试前需对样品进行24 h状态调节。
4. GB/T 15738-2008
对应标准号规定纤维增强塑料表面电阻率测试采用四探针法,探针间距10 mm,压力(0.5±0.1)N。测试电流范围为0.1 mA~10 mA,电压测量精度±1%。电阻率计算公式为ρ_s = (V/I) × (π/ln2) × t,其中t为试样厚度。要求每组试样≥5个,取几何平均值。
5. GB/T 31838.3-2019
该标准针对高阻材料(≥10^8 Ω·m)的测试,要求屏蔽室环境背景噪声≤1 pA。采用三电极法,电极材料为镀金铜,测试电压梯度为500 V/mm,电化时间60 s~300 s。数据记录需包含10 s、30 s、60 s三个时间点的电阻值,最终取稳定后的中间值。
三、检测方法
防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检测需根据材料类型选择对应标准方法:
三电极法(GB/T 1410):适用于绝缘材料,通过保护环消除边缘漏电流干扰。
两点法(SJ/T 10694):用于电子行业快速筛查,需严格控制电极接触压力。
四探针法(GB/T 15738):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消除接触电阻影响。
关键控制参数包括:
1. 电极标准化:电极材质、尺寸及压力需符合标准公差;
2. 电压选择:低阻材料(<10^6 Ω)采用10 V,高阻材料采用100 V或500 V;
3. 数据稳定性:电阻读数波动≤±5%时判定为稳定;
4. 环境补偿:当温湿度超出标准范围时,需按公式修正电阻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