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最新焊缝探伤检测GB/T标准有哪些更新?如何规范检测验收?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6952-2025《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2025年10月31日发布,2026年2月1日实施,全面替代GB/T 26952-2011。
2. GB/T 11345-202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替代GB/T 11345-2013,等同采用ISO 17640:2018国际标准。
3. GB/T 42664-2023《钢管无损检测 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2023年8月发布,2024年3月1日实施,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 GB/T 29712-202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取代GB/T 29712-2013,等同采用ISO 11666:2018。
5.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含焊缝探伤检测相关规范,是钢结构工程领域的核心验收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26952-2025《焊缝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验收等级》
该标准适用于铁磁性钢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欠的磁粉检测验收,可用于制造阶段质量检验和在役构件检测评估。本次修订等同采用ISO 23278:2016,解决了旧标准技术滞后问题。新增相邻缺欠单独评估要求,需分别按尺寸限制和严重程度阈值独立判定,避免合并评估导致的误判。删除原标准中实操性不足的“群显示”相关条款,统一缺欠评估逻辑。标准文本进行了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条款逻辑更清晰,需与GB/T 26951(焊缝磁粉检测方法标准)配套使用。
二. GB/T 11345-202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标准适用于母材厚度不小于8mm的低超声衰减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手工超声检测,检测时焊缝及母材温度为0℃~60℃。主要针对母材和焊缝均为铁素体类钢的全熔透焊缝,基于纵波声速(5920±50)m/s和横波声速(3255±30)m/s的钢材特性制定。规定四个检测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缺欠检出率,附录A提供A级、B级和C级选择指南,D级仅在规范有规定时用于特殊应用。检测结果可通过不连续长度和回波幅度评定,或采用探头移动技术获取特性和尺寸进行评定。
三. GB/T 42664-2023《钢管无损检测 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
等同采用ISO 10893-11:2011国际标准,聚焦焊接钢管焊缝纵向和横向缺欠的自动超声检测。标准由多家管道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共同起草,适用于金属材料试验中的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明确了自动超声检测的设备技术要求、检测流程和结果判定准则,为焊接钢管生产过程中的焊缝质量控制提供了统一技术依据,保障钢管在输送、结构等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
四. GB/T 29712-202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
适用于厚度8mm至100mm的铁素体全熔透焊缝超声检测,符合ISO 5817:2014规定的B级和C级焊缝质量要求。规定2级(AL2)和3级(AL3)两个验收等级,适用于ISO 17640规定的检测技术。包含四种灵敏度技术:横孔技术、平底孔技术、矩形槽技术和串列技术,新增探头频率应用范围描述。增加不连续群评定要求,相邻不连续间距小于母材厚度一半且不超过10mm时视为单个评定;任意6t焊缝长度内,2级验收累计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20%,3级不超过30%。
五. GB 50205-202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明确焊缝质量等级分为一级和二级,对应不同受力部位要求。一级焊缝为关键受力部位,不允许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尺寸≤3mm;二级焊缝为一般静载荷结构,不允许裂纹、未熔合,允许少量未焊透(深度≤15%板厚)及≤4mm气孔。规定探伤比例,一级焊缝100%全检,覆盖全部焊缝及应力集中区;二级焊缝抽检≥20%,需覆盖交叉部位和端部。抽检不合格时需扩大检测范围至该批焊缝的2倍,仍不合格则全检。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焊缝探伤检测是保障机械制造、船舶、桥梁、钢结构等行业产品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可有效识别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避免服役过程中因焊缝失效引发安全事故。核心检测方法包括磁粉检测和超声检测,磁粉检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焊缝表面及近表面缺欠,超声检测可覆盖内部缺欠检测。检测过程需严格遵循标准要求,检测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设备需定期校准,确保灵敏度符合规定。检测流程需包含缺欠分类、尺寸测量、结果判定等环节,按标准验收等级执行,不合格缺陷需及时返修并记录追溯。标准的统一实施不仅规范了检测行为,更实现了与国际先进规范的接轨,为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