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运动鞋检测新规正式实施:GB 25038—2024核心要求有哪些?企业如何达标?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5038—2024《鞋类通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运动鞋核心安全基线标准)
2. GB 30585—2024《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覆盖14岁及以下儿童运动鞋)
3. GB/T 21536—2024《田径运动鞋》(推荐性国家标准,专项运动性能检测标准)
4. GB/T 3903.6—2024《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防滑性能》(推荐性国家标准,运动鞋防滑检测方法)
5. GB/T 44867—2024《绿色产品评价 鞋类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运动鞋绿色环保评价标准)

二、标准内容
一. GB 25038—2024《鞋类通用安全要求》
2024年5月28日发布,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替代GB 25038—2010,部分替代GB 21536—2008和GB 25037—2010。适用范围扩展至所有材料制作的鞋类,不含防护鞋(靴)和14岁及以上儿童鞋类。物理安全方面,新增钉尖和断针管控,鞋内腔及非功能性外部禁止出现钉尖,鞋内外不得有断针,采用金属检测仪、目测及手感联合检测。化学安全方面,共设定7项限量指标,六价铬≤10mg/kg(皮革、毛皮),富马酸二甲酯≤0.1mg/kg(全材质),邻苯二甲酸酯(DEHP、DBP、BBP、DIBP)总量<0.1%,短链氯化石蜡<0.15%(全材质);游离甲醛直接接触皮肤材料≤75mg/kg、非直接接触材料≤30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纺织品≤20mg/kg、人造革及皮革≤30mg/kg;含氯苯酚≤0.5mg/kg(纺织品、皮革等)。
二. GB 30585—2024《童鞋安全技术规范》
与GB 25038—2024同步实施,适用所有14岁及以下儿童运动鞋,含童胶鞋。物理安全强化婴幼儿鞋小附件要求,可拆卸附件经拉力测试后,不得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脱落或未脱落附件均无锐利边缘和尖端。化学指标新增含氯苯酚、短链氯化石蜡限量,六价铬≤3mg/kg,铅总量≤90mg/kg,邻苯二甲酸酯总量<0.1%,明确覆盖人造革、合成革等材质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甲醛检测要求,N-亚硝基胺≤0.5mg/kg。删除旧版异味和钢勾心要求,新增有效跟高测试方法。
三. GB/T 21536—2024《田径运动鞋》
推荐性标准聚焦专项性能,规定整鞋屈挠性能需经230次/min频率测试后,裂纹长度不超过规定限值。外底耐磨性能要求在特定负载下,磨耗量不超过12mm³。防滑性能针对不同场地表面设定摩擦系数标准,湿态地面摩擦系数不低于0.5。同时明确鞋帮与鞋底剥离强度≥2.5N/mm,确保运动过程中结构稳定性。
四. GB/T 3903.6—2024《鞋类 整鞋试验方法 防滑性能》
规范运动鞋防滑检测流程,试样需在23±2℃环境下放置4h后测试。采用水平摩擦试验机,设定1.5m/s滑动速度,分别测试干态、湿态(蒸馏水浸润)两种工况。测试结果以摩擦系数表示,不同用途运动鞋设定差异化合格阈值,跑步鞋湿态摩擦系数≥0.6,户外运动鞋≥0.7。
五. GB/T 44867—2024《绿色产品评价 鞋类产品》
从资源、环境、品质、低碳四大属性设定评价指标。材料方面要求可回收成分占比≥10%,禁用含重金属染料。生产过程能耗限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0kgce/百双,废水排放COD≤50mg/L。产品品质需满足GB 25038—2024安全要求,同时耐磨性能提升10%,有害物质限量严于基础安全标准30%。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运动鞋检测是保障消费安全、规范市场秩序的关键环节,既能通过严格把控化学有害物质避免健康风险,又能通过物理性能测试确保产品耐用性和运动安全性,助力企业合规生产并提升产品竞争力。化学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精准测定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含量,争议项目以指定方法检测结果为准。物理性能检测借助耐折试验机、耐磨试验机等设备,按标准频率、负载和环境条件开展测试,记录裂纹、磨耗、剥离等数据。安全项目通过金属检测仪筛查断针,结合拉力测试验证附件牢固性,感官检测排除锐利尖端等风险。检测流程需遵循取样规范,确保试样代表性,所有测试数据需符合标准限量要求,方可判定产品合格。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