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防滑链检测国内核心标准有哪些?新标有哪些核心更新?
答:
一、标准名称
1. JT/T 825—2025《商用车宽基防滑链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2025年发布的行业新标准,针对商用车宽基防滑链制定,适配重型货运、客运等车辆,与道路运输安全政策直接挂钩。
2. QC/T 1057-2017《汽车防滑链》:现行汽车防滑链行业基础标准,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常规防滑链,明确基础性能与检验规则,2025年仍为通用型产品核心依据。
3. T/ZZB 1879-2020《乘用车防滑链》:团体标准,技术指标严于行业标准,聚焦M1类乘用车适配产品,强化材料与装车实测要求,2025年在高端乘用车领域应用广泛。
4. GB/T 33144-2016《汽车防滑链》:国家标准,规定汽车防滑链的分类、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类机动车防滑链,是产品合规的基础参照。
5. JB/T 8897-2014《工程机械轮胎防滑链》:针对工程机械专用防滑链的行业标准,适配矿山、市政等作业车辆,侧重重载与恶劣环境适应性。

二、标准内容
一. JT/T 825—2025《商用车宽基防滑链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明确宽基防滑链定义为接触轮胎宽度≥80%的防滑装置,适用G10、G30等国道营运重型车辆。材料要求金属骨架抗拉强度≥180MPa,复合材料热变形温度≥85℃。动态载荷测试需模拟10吨载荷,疲劳寿命≥10万次循环无断裂;防滑性能在-20℃压实雪面摩擦系数≥0.4。耐腐蚀性要求盐雾试验72小时无红锈,安装扭矩控制在25-30Nm之间。
二. QC/T 1057-2017《汽车防滑链》:覆盖金属、橡胶及混合材质防滑链,规定链节破断拉力≥3500N,连接部件剪切强度≥2000N。耐低温性能要求-30℃环境下保持24小时,冲击试验无脆裂。尺寸适配性要求与轮胎型号匹配误差≤3%,表面粗糙度Ra值≤6.3μm,避免损伤轮胎。检验规则要求出厂前100%进行拉力测试与尺寸核查。
三. T/ZZB 1879-2020《乘用车防滑链》:限定M1类乘用车使用,过渡链采用渗碳钢,碳含量0.12-0.18%,锰含量0.60-0.90%,表面硬度850±100HV1。过渡链破断拉力≥4200N(D3.0规格),镀锌层厚度≥8μm,优于QC/T 1057-2017的5μm要求。装车测试需在-15℃环境完成,制动性能提升率≥30%,连续行驶20km无结构损坏。
四. GB/T 33144-2016《汽车防滑链》:分类包括链片式、网状式等5类,技术要求涵盖尺寸公差≤±2mm,抗拉强度静态载荷≥15kN,动态冲击载荷≥8kN。耐磨性测试采用砂纸摩擦法,循环5000次后厚度损失率≤3%。防滑效率需满足牵引力比率≥1.2,滑移率≤15%,标志需明示适配轮胎型号与最大载荷。
五. JB/T 8897-2014《工程机械轮胎防滑链》:适配装载机、压路机等设备,链体抗拉强度≥20kN,销轴与套筒压出力≥5kN。耐磨损要求在砂石路面模拟试验中,磨损量≤0.5mm/100小时。低温韧性测试在-40℃环境下保持48小时,冲击吸收功≥25J,无裂纹产生,安装需适配轮胎直径范围800-2000mm。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方法
防滑链检测是保障冰雪路面行车安全的核心环节,直接关联道路运输安全与设备使用寿命。2025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抽查显示,合规产品使冬季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27.6%,可见检测对风险防控的关键作用。检测需依据对应标准采用专业方法,材料强度测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施加恒定载荷直至断裂,记录最大断裂载荷与屈服强度;耐低温性能通过低温试验箱控制-40℃至-15℃环境,保持规定时间后检测脆性与摩擦系数;耐磨性采用磨损测试机模拟行驶摩擦,量化磨损量与循环寿命;耐腐蚀性依赖盐雾试验箱,按GB/T 10125-2021标准进行72小时盐雾暴露测试。检测流程需覆盖原材料入厂、工艺过程与成品出厂全环节,确保产品符合JT/T 825—2025等标准要求,避免因链体断裂、防滑失效引发安全事故。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