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铝幕墙板检测标准2025年有更新吗?国标核心要求有哪些变化?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3443-2024,《建筑装饰用铝单板》,2025年5月1日实施,替代GB/T 23443-2009,为铝单板产品核心性能标准。
2. GB/T 17748-2016,《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现行有效,规范铝塑复合板的材料及性能指标。
3. GB/T 5237-2017,《铝及铝合金建筑型材》,现行有效,明确幕墙用铝合金型材的质量要求。
4. JGJ/T 133-201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现行有效,涵盖铝幕墙施工及验收技术要求。
5. T/CAIEC 108-2025,《铝板幕墙施工规范》,2025年6月27日实施,聚焦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二、标准内容
1. GB/T 23443-2024《建筑装饰用铝单板》
规定铝单板分类、原材料、要求及试验方法,适用于室内外装饰铝单板。铝基材抗拉强度≥150MPa,伸长率≥8%,化学成分需满足Mg≤1.5%、Si≤0.6%、Cu≤0.1%。装饰面层中氟碳涂层平均厚度≥30μm,局部最小≥25μm;粉末涂层平均≥60μm,局部40-120μm。外观平整度用3m靠尺检测,间隙≤2mm/m²,色差ΔE≤2.0。新增耐污染性要求,且耐候性需通过4000小时QUV老化试验,盐雾试验3000小时后划痕扩蚀≤2mm。
2. GB/T 17748-2016《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
明确铝塑复合板的结构、原材料及性能指标。面板厚度≥0.5mm,芯材密度≥0.4g/cm³,剥离强度≥7N/mm。耐候性要求经2000小时紫外线老化后,涂层无粉化、开裂,色差ΔE≤3.0。燃烧性能需符合GB 8624-2012中A2级要求,烟气生成指数≤750%·min,无燃烧滴落物。尺寸偏差控制为长度、宽度±1.5mm,对角线差≤2mm/m。
3. GB/T 5237-2017《铝及铝合金建筑型材》
规范幕墙用铝合金型材的力学性能与表面处理。受力杆件截面壁厚实测值≥3mm,6063T5型材韦氏硬度≥8,6063AT5型材≥10。表面处理中阳极氧化膜最小平均厚度≥15μm,局部≥12μm;电泳涂漆复合膜局部≥21μm。采用分辨率0.05mm的游标卡尺测壁厚,测点不少于5个,取最小值。
4. JGJ/T 133-201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涵盖铝幕墙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抗风压性能按GB/T 15227检测,挠度值≤L/180(L为支承跨度),残余变形≤L/500。水密性能采用稳定加压法,在设计风压下无渗漏。连接件剪切承载力≥6kN,拉拔破坏荷载≥15kN,阳极氧化膜达AA15级以上。密封胶需通过168小时相容性试验,无溶胀开裂。
5. T/CAIEC 108-2025《铝板幕墙施工规范》
规定施工阶段材料检验、安装精度及验收要求。铝单板安装前需核查基材厚度偏差±0.1mm、涂层附着力(划格法0-1级)。平面度安装偏差≤1mm/m,接缝宽度与设计值偏差≤1mm。现场淋水试验水压0.3MPa,持续1小时,板缝无渗漏。施工环境需控制温度23±2℃、湿度50±5%,异形板成型精度误差≤1.5mm。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检测是保障铝幕墙板安全耐用的核心环节,可验证材料性能与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避脱落、渗漏等风险,为设计、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性能检测采用光谱分析仪测定基材化学成分,万能材料试验机测抗拉强度(载荷300kN,精度0.5级);涂层厚度用分辨率0.1μm的膜厚仪检测,附着力按GB/T 9286执行划格试验。结构性能通过气密箱进行风压循环试验,耐候性使用氙灯老化箱(290-800nm光谱)和盐雾试验箱模拟环境侵蚀。施工阶段用激光平面度仪(精度0.01mm)测安装偏差,燃烧试验炉(20-1000℃)判定防火等级。全流程检测可量化关键指标,确保幕墙满足建筑安全与耐久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