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海参检测标准有更新吗?核心GB/T标准包含哪些内容?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33108-2016:《海参及其制品中海参皂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鲜海参、干海参及各类海参制品的特征活性成分检测。
2. GB 3160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针对干海参产品的感官、理化及安全指标制定的强制性标准。
3. GB/T 4789.20-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规范海参等水产食品的微生物检测流程。
4. GB 23200.8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涵盖海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
5. SC/T 3206-2021:《干海参等级规格》,作为行业标准与国标配套,明确干海参等级划分的技术依据。
二、标准内容
1. GB/T 33108-2016
规定以喹诺糖计的海参皂苷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样品经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得粗提物,三氟乙酸120℃水解2h后,用PMP衍生剂70℃反应30min,经C₁₈色谱柱(150mm×4.6mm,5μm)分离,250nm波长检测。流动相为磷酸盐-乙腈溶液,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固体样品定量限5.0mg/kg,液体样品1.0mg/L,回收率85%~110%,批内相对标准偏差≤10%。
2. GB 31602-2015
适用于经煮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海参。感官要求呈黑褐色等自然色泽,具特有鲜腥气味,刺参棘挺直。理化指标明确蛋白质≥40g/100g,水分≤15g/100g,盐分≤40g/100g,水溶性总糖≤3g/100g,复水后干重率≥40%,含砂量≤3g/100g。污染物限量遵循GB 2762棘皮类规定,检测需经复水处理,结果以复水后质量计。
3. GB/T 4789.20-2003
涵盖海参等水产食品的菌落总数、致病菌等检测。抽样需遵循随机原则,样品预处理需去除非可食部分,匀浆后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菌落总数。沙门氏菌检测需经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及生化鉴定步骤,明确阴性判定标准为未检出目标菌株。
4. GB 23200.88-20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海参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样品经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色谱柱为DB-5MS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从60℃升至290℃。外标法定量,检出限0.001mg/kg~0.005mg/kg,确保农药残留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
5. SC/T 3206-2021
按感官与理化指标将干海参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特级品蛋白质≥65g/100g,水分≤15g/100g,盐分≤12g/100g,复水后干重率≥65%;一级品蛋白质≥60g/100g,水分≤18g/100g;二级品允许形态不完整,轻微异味。同时规定重金属铅≤2.0mg/kg,镉≤3.0mg/k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三、检测的重要性与核心方法
海参检测是保障食用安全与品质的关键环节。安全层面,通过GB 23200.88-2016与GB/T 4789.20-2003可筛查农药残留与致病菌,规避中毒风险;品质层面,GB 31602-2015与SC/T 3206-2021的理化指标检测能防范掺盐、掺糖等造假行为。
核心检测需联动多方法:海参皂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水分用干燥失重法,盐分通过硝酸银滴定法,农药残留依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需严格遵循样品前处理规范,如干海参需粉碎过830μm筛,复水需经24h浸泡与30min煮沸,确保数据真实反映产品质量,为市场监管与消费选择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