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薯片检测依据哪些国家标准?GB/T 22699-2023最新版本有哪些技术更新?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
2. GB/T 22699-2023 《膨化食品质量通则》
3. GB 276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 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 GB 5009.3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二、标准内容
一. GB 17401-2014规定膨化食品的基本安全要求,替代旧版卫生标准并整合部分产品标准指标。理化指标中,含油型产品水分≤7g/100g,酸价(以脂肪计)≤5mg KOH/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0.25g/100g,检验方法分别引用GB 5009.3和GB/T 5009.56。微生物限量采用n=5、c=2的采样方案,菌落总数限量为10⁴ CFU/g(m值)和10⁵ CFU/g(M值),大肠菌群为10 MPN/100g(m值)和10² MPN/100g(M值),致病菌需符合GB 29921中熟制粮食制品类规定。
二. GB/T 22699-2023为最新版本,新增丙烯酰胺≤750μg/kg的限值要求,明确感官指标包括色泽均匀度(白度值L≥75)、表面破损率≤5%、无哈喇味,口感酥脆度通过剪切力≤25N量化。加工控制要求油炸温度维持170-190℃,时间90-120秒,煎炸油极性组分≤27%。包装材料需满足氧气透过率≤3cc/mday,成品水分含量≤4%,脂肪含量控制在20-35%区间。
三. GB 2762-2022对薯片类产品污染物限量作出规定,铅(以Pb计)≤0.5mg/kg,砷(以As计)≤0.5mg/kg。标准明确污染物定义为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应用原则要求生产者采取控制措施使污染物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干制类产品需结合脱水率折算限量,若实测值低于新鲜原料限量可判定合格。
四. GB 2760-2024规范膨化食品添加剂使用,抗氧化剂混合三烯生育酚浓缩物以油脂中的含量计最大使用量0.2g/kg,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膨化食品中限量0.17g/kg,可与甜菊糖苷混合使用(以甜菊醇当量计)。防腐剂脱氢乙酸钠≤0.5g/kg,山梨酸钾≤1.0g/kg,色素柠檬黄≤0.1g/kg。
五. GB 5009.33-2016规定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检测方法,适用于薯片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明确样品前处理流程、试剂配置及仪器参数,确保亚硝酸盐检出限达到0.5mg/kg,硝酸盐检出限1.0mg/kg,满足安全监控需求。
三、检测实施与保障
薯片检测通过全链条质量控制保障食用安全。原料环节检测马铃薯淀粉含量≥15%、还原糖≤0.3%及农药残留;加工过程监控油炸温度、时间及油脂极性组分。成品检测涵盖感官、理化、微生物及污染物四大类指标,采用CIELAB色差系统测色泽,质构仪量化脆度;滴定法测酸价和过氧化值,误差≤0.02mmol/kg;GC-MS法测丙烯酰胺,检出限0.5μg/kg;ICP-MS法测重金属,相对标准偏差≤3%。微生物检测依据GB 4789系列标准,致病菌不得检出。定期开展仪器校准和能力验证,实验数据通过LIMS系统追溯,确保检测结果符合CNAS要求,为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