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沥青冷补料检测有哪些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行业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沥青冷补料作为道路养护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维修的效果和耐久性。我国针对沥青冷补料检测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GB/T系列),以下为其中5条:
1. GB/T 37046-2018《沥青路面冷补料》
2. GB/T 4944-2010《钢丝绳术语、标记和尺寸偏差》(注:此标准虽主要针对钢丝绳,但部分检测方法和原则在沥青冷补料相关金属部件检测中可参考应用)
3. GB/T 11147-2010《石油沥青取样法》
4. GB/T 32606-2016《道路用冷拌沥青混合料》
5. GB/T 26507-2011《路面基层稳定土试验规程》
二、标准内容
1. GB/T 37046-2018《沥青路面冷补料》:该标准明确了沥青路面冷补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在技术要求方面,对冷补料的密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等指标作出了规定,其中马歇尔稳定度在25℃时不应小于3.0kN,流值应在20~40(0.1mm)范围内。试验方法涵盖了密度试验、马歇尔试验、黏附性试验等,详细说明了试验的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方式。
2. GB/T 4944-2010《钢丝绳术语、标记和尺寸偏差》:此标准界定了钢丝绳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钢丝绳的标记方法以及尺寸偏差要求。对于与沥青冷补料配套使用的相关钢丝绳部件,其尺寸偏差需符合该标准的规定,例如直径允许偏差根据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同而有所差异,公称直径在6mm以下的钢丝绳,直径允许偏差为±0.3mm。
3. GB/T 11147-2010《石油沥青取样法》:该标准规定了石油沥青的取样工具、取样方法、样品贮存和处理以及取样报告等内容。在沥青冷补料生产过程中,所用石油沥青的取样需按照此标准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取样时,对于桶装沥青,应在桶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每个部位取样量不少于0.5kg,混合后作为代表性样品。
4. GB/T 32606-2016《道路用冷拌沥青混合料》:标准对道路用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进行了规范。冷拌沥青混合料按用途分为面层用和基层用,面层用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在15℃时不应小于2.5kN,基层用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在25℃条件下养护7d后不应小于2.0MPa。试验方法包括马歇尔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等。
5. GB/T 26507-2011《路面基层稳定土试验规程》:该规程包含了路面基层稳定土的各项试验方法,如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在沥青冷补料基层施工质量检测中,部分稳定土的性能试验可参照此规程执行,例如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试件的尺寸为直径100mm、高100mm的圆柱体,养护温度为20℃±2℃,养护湿度不小于90%。
三、检测的作用与方法
沥青冷补料检测的作用在于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道路维修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冷补料在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中,从而减少道路早期损坏的风险,降低维修成本。
检测方法主要依据上述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准备样品,使用符合规定的仪器设备,并遵循规范的操作步骤。例如,进行马歇尔试验时,需将样品在规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通过马歇尔仪测定稳定度和流值;进行密度试验时,可采用水中重法、表干法等方法。同时,检测数据需进行准确记录和计算,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为沥青冷补料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