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乳胶漆国家标准GB/T核心指标有哪些?这些标准对乳胶漆质量有何关键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乳胶漆的生产、检验等需遵循多项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从不同方面规范着乳胶漆的性能、质量等,以下为部分重要标准:
1. GB/T 9756-2018《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2. GB/T 9755-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3. GB/T 23982-2009《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4.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5. GB/T 6753.3-1986《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 GB/T 9756-2018《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该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按性能分为合格品、一等品和优等品。在容器中状态方面,要求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施工性要求刷涂二道无障碍。干燥时间(表干)优等品≤1h,一等品和合格品≤2h。耐碱性(24h)要求涂层无异常。耐洗刷性方面,优等品≥10000次,一等品≥5000次,合格品≥3000次。对比率(白色和浅色)优等品≥0.97,一等品≥0.95,合格品≥0.93。
二. GB/T 9755-201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此标准涵盖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按使用环境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用于温和气候区,Ⅱ型用于严寒和酷热气候区。容器中状态要求无硬块,搅拌后呈均匀状态。施工性要求刷涂二道无障碍。低温稳定性要求经过-5℃±2℃冷冻24h,取出后在室温放置3h,如此反复三次,不结块、无组成物分离。耐人工气候老化性(白色和浅色),Ⅰ型优等品≥600h,一等品≥400h,合格品≥250h;Ⅱ型优等品≥800h,一等品≥600h,合格品≥400h,且涂层不得出现粉化、开裂、剥落等现象,变色等级需符合相应规定。
三. GB/T 23982-2009《外墙涂料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外墙涂料。试验采用规定的污染源,通过在涂覆好的试板上涂刷或喷洒污染源,经一定时间后冲洗,测定试板试验前后的反射系数,计算耐沾污性指数来评价涂料的耐沾污性。其中,反射系数的测定需使用符合规定的仪器,试板的制备也有严格要求,如底材的种类、涂覆次数、干燥条件等。
四.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此标准规定了色漆、清漆和塑料中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常压下干燥、真空干燥和烘烤等方法。对于乳胶漆,常用常压下干燥法,将一定量的试样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规定的温度(如105℃±2℃)下烘干至恒重,通过称量计算不挥发物含量。该方法要求称量精确至0.001g,试验平行测定两次,结果取平均值,允许差不大于1%。
五. GB/T 6753.3-1986《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的稳定性试验方法,适用于乳胶漆等涂料。试验将涂料样品装入密封容器,在规定温度(如(50±2)℃、(3±2)℃或室温)下贮存一定时间(如7d、30d等),之后观察涂料的状态,如是否出现分层、沉淀、结皮等现象,并用搅拌等方法检查其恢复性。对于乳胶漆,贮存后经搅拌应能恢复均匀状态,无硬块等影响使用的现象。
三、检测的作用及方法
检测对乳胶漆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可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使用安全与性能。检测方法需依据对应标准执行,如对GB/T 9756-2018中耐洗刷性的检测,采用耐洗刷仪,在规定条件下对试板进行反复洗刷,直至涂层出现破损,记录洗刷次数。不挥发物含量检测按GB/T 1725-2007,通过烘干称重计算。耐沾污性则按GB/T 23982-2009,利用反射系数变化评价。这些检测能及时发现产品问题,规范市场秩序,为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