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反光膜检测国家标准细则最新版有哪些?其内容涵盖了什么?检测又有何重要性?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
2. GB/T 26086-2010《救生设备用反光膜》
3. GA 666-2018《机动车号牌用反光膜》
4. JT/T 1035.2-2016《道路逆反射材料用玻璃珠 第2部分:反光膜用玻璃珠》
5. JT/T 762-2009《反光膜耐弯曲性能测定器》
二、标准内容
1. GB/T 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规定了道路交通用反光膜的分类、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适用于道路交通标志、轮廓标、交通锥、交通柱、防撞桶(垫)、路栏等交通管理和作业设施所用反光膜,水运、航空、铁路等其他交通运输用反光膜可参照执行。将反光膜由按级别分类调整为按类型分类,分为七类,包括透镜埋入式玻璃珠型结构的工程级、超工程级反光膜,密封胶囊式玻璃珠型结构的高强级反光膜,微棱镜型结构的超强级、大角度反光膜等。对各类反光膜的光度性能以逆反射系数表述,规定了不同观测角下各类反光膜逆反射系数\(R_{A}\)值的最低要求 。增加了微棱镜型反光膜观测角为1°时的光度性能要求,光度性能技术要求中的观测角由0.33°调整为0.5°。增加橙色、灰色反光膜以及荧光反光膜的光度性能和色度性能技术要求。对反光膜的色度性能也作出规定,明确了各种颜色反光膜在昼间和夜间的色品坐标范围。规定了反光膜的抗冲击性能、耐弯曲性能、附着性能、防粘纸可剥离性能等多项物理性能指标及相应测试方法。调整了反光膜耐候性能试验时间,明确了反光膜测试取样方法并增加基准标记要求,取消反光膜湿状态逆反射系数的测试,增加旋转角要求,耐溶剂性能中的试验溶剂取消甲苯、二甲苯和煤油,增加汽油,增加反光膜的类别、批号等产品标识要求。
2. GB/T 26086-2010《救生设备用反光膜》:该标准针对救生设备用反光膜,规定了其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内容。在分类上,依据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进行划分。对其光度性能、色度性能、耐候性能、抗撕裂性能、耐盐水性能等提出要求,例如在规定的耐候试验时间后,其逆反射系数和色度性能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在救生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反光膜能持续发挥良好的反光警示作用,保障在紧急情况下救生设备的可见性。
3. GA 666-2018《机动车号牌用反光膜》:主要围绕机动车号牌用反光膜,规定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对反光膜应用于机动车号牌时的逆反射性能(包括初始逆反射系数以及经一定周期老化后的逆反射系数保持率)、颜色及色品坐标(号牌颜色需符合特定标准,确保清晰易辨)、附着性能(保证反光膜与号牌基底牢固附着,不易脱落)、耐盐雾腐蚀性能(防止在恶劣环境下因盐雾侵蚀导致反光膜性能下降)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保障机动车号牌在各种环境下的清晰识别,维护交通管理秩序。
4. JT/T 1035.2-2016《道路逆反射材料用玻璃珠 第2部分:反光膜用玻璃珠》:此标准针对反光膜用玻璃珠,规定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玻璃珠按粒径分布等进行分类,对其折射率、成圆率、密度、耐水性、磁性颗粒含量以及与反光膜的匹配性能等提出要求,如玻璃珠折射率需在特定范围,成圆率达到一定比例,以保证反光膜的反光效果,使光线能有效反射,提高道路标识在夜间或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可见性。
5. JT/T 762-2009《反光膜耐弯曲性能测定器》:规定了反光膜耐弯曲性能测定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对测定器的结构设计(如弯曲半径调节范围、弯曲角度控制精度等)、性能指标(如重复性精度、稳定性等)作出规定,确保通过该测定器能准确测试反光膜在不同弯曲条件下的性能变化,判断反光膜是否满足实际使用中可能面临的弯曲情况而不影响其反光性能和物理完整性。
三、检测重要性及方法
检测反光膜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相关设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确保反光膜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保障其在夜间或低光照环境下能有效反射光线,提高道路标志、救生设备、机动车号牌等的可见性,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例如在道路交通中,符合标准的反光膜能使驾驶员及时清晰地识别标志,做出正确驾驶决策。检测方法依据不同标准各有不同,如对于光度性能,常采用特定的逆反射系数测试设备,按照规定的观测角和几何条件进行测量;色度性能则使用符合标准的色度测量仪器,在规定光源和观测条件下测定色品坐标;耐候性能通过自然气候老化试验或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如氙弧灯老化试验),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检测一定周期后反光膜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物理性能如抗冲击性能、耐弯曲性能等,使用相应的测定器,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测试,通过对各项指标的检测判断反光膜是否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