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最新大理石检测国家标准GB有什么

日期:2025-07-29 13:22:18 浏览:46
内容简介:问:最新大理石检测国家标准GB有哪些?检测方法是什么?答:一、相关国家标准列举1. GB/T 19766-201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2. GB/T 9966.1-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1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3. GB/T 9966.3-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4. G

问:最新大理石检测国家标准GB有哪些?检测方法是什么?

答:

一、相关国家标准列举

1. GB/T 19766-201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

2. GB/T 9966.1-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1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3. GB/T 9966.3-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

4. GB/T 9966.5-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5部分:硬度试验》

5.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最新大理石检测国家标准GB有什么

二、各项标准内容介绍

一.GB/T 19766-2016《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规定了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及标记、材料要求、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适用于建筑装饰用天然大理石板材,其它用途板材可参照。技术要求涵盖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等方面。其中,普通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中,长度和宽度偏差范围依据板材类别有所不同;镜面光泽度值不低于75光泽单位等。

二.GB/T 9966.1-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1部分: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明确了天然石材在干燥、水饱和、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试验方法。规定试样尺寸为边长50mm±0.5mm的正方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50mm±0.5mm的圆柱体,每组试样数量不少于3块。干燥状态下,在规定试验机上以规定速率加载至试样破坏,计算压缩强度;水饱和状态需将试样浸水48h后按相同加载方式测试;冻融循环后压缩强度测试,需先将试样进行规定次数冻融循环后再行加载测试,以此评估石材在不同状态下承受压力能力。

三.GB/T 9966.3-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3部分: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详细阐述天然石材体积密度、真密度、真气孔率、吸水率试验方法。体积密度试验中,试样尺寸为50mm×50mm×50mm,浸水24h后称取饱和面干质量等数据来计算体积密度。真密度试验需将试样粉碎后用比重瓶法测定。真气孔率和吸水率也通过相应公式,利用所测数据计算得出。这些指标反映石材致密程度和孔隙结构,影响其耐候性、抗污性等性能。

四.GB/T 9966.5-2020《天然石材试验方法 第5部分:硬度试验》:采用肖氏硬度计测定天然石材表面硬度。试验时,将硬度计垂直压在打磨平整的石材表面,读取硬度值,每个试样测试不少于5点,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用于评估石材耐磨性能。

五.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石材中镭-226、钍-232、钾-40等放射性元素比活度。根据标准规定,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分为A、B、C三类。A类装修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其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γ≤1.3;B类装修材料不可用于I类民用建筑内饰面,但可用于其它部位;C类只可用于建筑物外饰面及室外其它用途,以此保障建筑材料使用安全性。

三、大理石检测的作用

大理石检测作用显著。通过物理性能检测,如压缩强度、弯曲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等指标测试,可评估大理石在建筑使用中承受压力、弯曲等能力,以及其耐候性、抗污性,判断能否满足建筑结构和装饰要求。化学性能检测,特别是放射性核素限量检测,能保障使用者健康安全,防止放射性超标材料用于室内装修。外观质量检测可确保大理石板材外观符合装饰审美需求。整体而言,检测为大理石在建筑、装饰等领域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