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空心砖检测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对建筑行业有何影响?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T 24492-2009《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
2. GB/T 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
3. GB/T 4111-20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
4. 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涉及空心砖砌筑砂浆部分)
5. 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适用于空心砖放射性检测)
二、标准内容
1.GB/T 24492-2009《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
规定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砖术语定义、分类、一般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产品合格证、堆放运输等内容。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非承重结构部位。按抗压强度分为MU5、MU7.5、MU10三个等级;按表观密度分为1400、1200、1100、1000、900、800、700、600八个等级。最小外壁厚不小于15mm,最小肋厚不小于10mm。铺浆面宜为盲孔或半盲孔。出厂相对含水率在潮湿地区不大于45%,中等地区不大于35%,干燥地区不大于30%。抗冻性依使用环境分F15、F25、F35、F50四个等级。软化系数不小于0.75。放射性应符合GB 6566规定。
2.GB/T 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
涵盖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术语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按主要原料分为粘土砖和砌块(N)、页岩砖和砌块(Y)、煤矸石砖和砌块(M)、粉煤灰砖和砌块(F)、淤泥砖和砌块(U)、建筑渣土砖和砌块(Z)、污泥砖和砌块(W)。强度等级分MU30、MU25、MU20、MU15、MU10。孔洞率不小于25%。尺寸偏差长、宽、高允许偏差分别为±2mm、±2mm、±1.5mm(优等品);±3mm、±2mm、±2mm(一等品);±3mm、±3mm、±2mm(合格品)。外观质量包括弯曲、杂质凸出高度、缺棱掉角、裂纹等规定。泛霜、石灰爆裂有对应等级要求。
3.GB/T 4111-20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
给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吸水率、相对含水率、干燥收缩率、碳化系数、软化系数、冻融性能、孔洞率、空心率等试验方法。如抗压强度试验,试件需养护28天,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不超±1%,量程使预期破坏荷载在满量程20%-80%。
4.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涉及空心砖砌筑砂浆部分)
对用于空心砖砌筑的砂浆保水率、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分层度、拉伸粘结强度等性能试验方法规定。如保水率试验,普通砌筑砂浆保水率不小于88%,预拌砌筑砂浆保水率不小于84%。
5.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适用于空心砖放射性检测)
规定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和试验方法。空心砖内照射指数(IRa)不大于1.0,外照射指数(Iγ)不大于1.3。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检测空心砖质量至关重要,能确保建筑结构安全、保温隔热等性能达标,保障居住者健康与建筑使用寿命。检测方法涵盖外观检查,查看是否有裂缝、缺棱掉角等;尺寸测量,用卡尺等工具测长、宽、高及壁厚等尺寸;抗压强度测试,通过压力试验机施压,计算破坏荷载与受压面积比值判定强度等级;密度与含水率检测,称重法测干密度,结合含水率分析对墙体热工性能影响;抗渗性能试验,模拟雨水渗透评估抗渗透能力;耐久性评估,如冻融循环试验(一般50次循环,质量损失≤5%)和碳化系数测定,验证恶劣环境下稳定性;放射性检测,用γ能谱仪测内、外照射指数,确保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