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行业游泳圈检测标准有哪些更新?检测标准具体涵盖哪些内容?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6675.1 - 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
2. GB 6675.2 - 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3. GB 6675.4 - 2014《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4. QB/T 1557 - 2023《充气水上玩具》
5. T/ZZB 3750 - 2024《充气游泳圈》
二、标准内容
一. GB 6675.1 - 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
此标准规定了玩具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于所有玩具产品,包括游泳圈。涵盖了如玩具的标识、使用说明等方面,要求玩具必须提供清晰且准确的标识,使用说明需包括产品的适用年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消费者能正确使用产品,避免因使用不当带来安全隐患。
二. GB 6675.2 - 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
针对游泳圈,该标准关注其机械与物理性能。例如在正常使用及可预见的滥用情况下,游泳圈不应出现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的锐利边缘、尖端或小零件脱落等问题。对游泳圈的结构强度也有一定要求,保证在承受一定外力时不会轻易破损,保障使用者安全。
三. GB 6675.4 - 2014《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
规定了玩具材料和部件中可迁移元素的最大限量要求。对于游泳圈,其使用的材料中如铅、汞、镉等特定元素在与人体接触过程中,迁移量需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例如,铅的迁移限量不得超过90mg/kg,以防止因元素迁移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造成损害。
四. QB/T 1557 - 2023《充气水上玩具》
对充气游泳圈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要求产品外观应光滑平整,无裂缝、气泡等缺陷;尺寸偏差应符合相应规定,如未充气状态下,外径和内径偏差通常应在±5mm范围内。对其浮力性能也有明确要求,不同规格和适用年龄的游泳圈需满足对应的浮力指标,以保证能有效支撑使用者在水中的浮力需求。
五. T/ZZB 3750 - 2024《充气游泳圈》
此标准针对以PVC薄膜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水上游乐的充气游泳圈(不适用于救生用游泳圈)。在基本要求方面,规定应采用设计软件对结构、图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高频热合工艺并配备废气吸收的环保装置,且生产企业应具备尺寸公差、浮力、气门嘴和气门塞的结构与强度、气密性等项目的检测能力。技术要求上,除了满足上述提及的外观、尺寸偏差、浮力等要求外,还对气门嘴和气门塞的结构与强度、气密性、突出物、警告标识、气压下降率(适用于有座位的充气游泳圈)、可迁移元素限量以及有害物质限量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如警告标识应符合特定的色牢度要求,耐汗渍、耐氯水、耐唾液均需≥3级,耐摩擦需保证标识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可见。
三、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检测对于游泳圈的质量把控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确保游泳圈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使用者安全,尤其是儿童等群体。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查看表面是否有破损、裂纹、色差,印刷图案是否清晰完整;尺寸测量,利用专业量具测量内外径、厚度等,保证尺寸符合标准;材料检测,核实材料是否环保、强度是否达标;充气性能测试,检测充气是否顺畅、耐压性能如何,确保使用中不会漏气或破裂;对特定元素迁移、有害物质限量等项目则需借助专业仪器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只有各项检测均合格的游泳圈,才具备进入市场流通的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