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烟火产品检测标准有哪些新要求?检测流程和方法有何变化?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10631-2013《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
2. GB/T 21242-2020《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
3. GB 19593-2015《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
4. HJ 1132-2020《烟花爆竹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5. 《烟花爆竹 禁限用物质定性检测方法》
二、标准内容
一.GB 10631-2013《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该标准是烟花爆竹领域的核心标准。在产品分类上,对各类烟花爆竹,如喷花类、旋转类、升空类等进行了明确界定。在安全性能方面,规定了产品的机械强度要求,防止在正常搬运、储存过程中发生破裂等情况。对烟火药的安全性也有严格规定,例如限制了某些高敏感度药剂的使用,以降低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及燃放过程中的爆炸风险。在标志标识方面,要求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制造商、燃放说明、警示语等内容,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减少因使用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GB/T 21242-2020《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针对组合烟花,该标准规定了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破损,筒体之间连接牢固。在结构稳定性上,要求组合烟花的底座应能保证产品在燃放时平稳放置,不至于倾倒引发危险。对引火线的质量有详细规定,引火线应具有合适的燃烧时间,一般在3 - 6秒之间,且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防止因受潮导致引火线无法正常引燃烟火药。在燃放性能上,对组合烟花的发射高度、发射偏斜角、爆炸效果等均有量化要求,如C级组合烟花发射高度应≥15m,发射偏斜角不得超过22.5度。
三.GB 19593-2015《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进一步强调组合烟花的主体稳定性,通过相关测试确保产品在放置时不会轻易翻倒。对燃放性能中的燃放缺陷进行严格把控,如不得出现断火、冲底、炸筒等异常现象,保障燃放过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产品的包装也有规定,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在正常运输、储存过程中能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四.HJ 1132-2020《烟花爆竹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此标准聚焦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对烟花爆竹中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的含量进行严格限制,减少燃放后重金属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如六氯代苯等致癌物也严禁使用,降低燃放过程中对空气及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与公众健康。
五.《烟花爆竹 禁限用物质定性检测方法》:该标准提供了精准检测烟花爆竹中禁限用药种的方法。通过特定的化学分析手段,能够准确筛查出氯酸盐等高敏感、易引发危险的物质,从源头上保障烟花爆竹产品的安全性,降低因不当使用药剂导致的事故风险。
三、检测重要性,方法,作用
检测在烟火产品领域至关重要。从作用上看,通过检测能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隐患,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方法上,物理性能检测运用三维测量仪、X射线成像系统等设备检测产品外观尺寸、装药均匀度等;化学成分分析借助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测定烟火药剂成分、重金属含量等;燃放安全测试在专用试验场通过高速摄像机、冲击波传感器等检测产品燃放时的弹道稳定性、爆炸威力等。检测流程一般为抽样、预处理、实验室检测、现场燃放测试、报告出具。抽样需按照相关标准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预处理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实验室检测运用专业设备分析各项指标;现场燃放测试直观验证产品实际燃放性能;最后依据检测结果出具准确的报告。严格遵循检测标准与流程,是确保烟火产品质量与安全,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