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诱鱼灯检测标准有哪些内容?诱鱼灯检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答:
一、诱鱼灯相关标准
1. T/CSA 068-2020《渔船用LED集鱼灯具技术要求》
2. T/SZSA 014.2-2024《LED集鱼灯技术规范 第2部分:LED水下集鱼灯》
3. T COFA 0013—2022《秋刀鱼LED集鱼灯系统技术规范》
4. SC/T 8165-2006《渔船用集鱼灯》(该标准规定了渔船用集鱼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
5. GB 7000.1《灯具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虽非专门针对诱鱼灯,但诱鱼灯作为灯具产品,部分通用要求需遵循此标准 )
二、标准内容
一.T/CSA 068-2020《渔船用LED集鱼灯具技术要求》:此标准适用于输入电源电压不超过1000V,频率为50Hz或60Hz,以LED为光源的水上及水下渔船用集鱼灯,不适用于金属卤化物灯、钨丝灯等其他光源的集鱼灯产品。它规定了渔船用LED集鱼灯的分类规则,在技术要求方面涵盖了安全要求(如电气绝缘性能需符合相关规定,以保障使用安全)、光学性能要求(如发光强度、颜色特性等需满足一定指标,不同类型的集鱼灯发光强度有不同标准,以确保对目标鱼类有良好的诱集效果)、机械性能要求(灯具结构应稳固,能适应渔船作业环境的振动、冲击等 )。同时明确了试验方法,用于验证产品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规定了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储存的相关要求,可作为产品研制、生产、检验及应用选型的重要依据。
二.T/SZSA 014.2-2024《LED集鱼灯技术规范 第2部分:LED水下集鱼灯》:适用于近海和远洋捕鱼船上,置于捕捞船周边水下用于诱捕鱼类的LED照明集鱼灯。在结构与外观上,要求水下灯结构件材质具有抗盐水下长时间腐蚀性,如推荐使用不锈钢、防腐合金铝或经防腐处理的碳素钢,外壳涂层无脱落、无裂缝,整体无破损、划痕和污迹。光源和电源外壳防护等级方面,水下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8(具体根据水深等实际使用环境确定),电源和控制装置若与水下灯分离置于船上,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光学电学性能上,对功率、功率因数、初始辐射通量等有明确要求,如功率因数在不同功率段有相应数值要求,初始辐射通量应不低于额定辐射通量的95%。此外,对电磁兼容抗扰度、宣称寿命与辐射通量维持率、环境适应性(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以及有害物质限值等都作出详细规定 。
三.T COFA 0013—2022《秋刀鱼LED集鱼灯系统技术规范》:适用于秋刀鱼舷提网渔船LED集鱼灯系统的制作和装配。技术要求上,灯组光色应包含红、白、绿且可相互转换,电源频率为50Hz或60Hz ,电气安全符合GB 7000.1规定,灯体防护等级达到IP66,能经受不低于蒲式8级风(17m/s - 21m/s)仍正常工作。在悬臂安装方面,普通灯组悬臂与水平面夹角为60° - 70°。检验方法涵盖了对灯具型式、数量、光色转换、安装位置、电气性能、抗风性能以及悬臂夹角等方面的检查方式 。
四.SC/T 8165-2006《渔船用集鱼灯》:从技术要求看,对集鱼灯的灯泡、灯罩、灯座等部件的材质、结构有规定,如灯罩需具备良好透光性和一定机械强度。电气性能方面,规定了绝缘电阻、耐压等指标。光学性能上明确了发光强度、光束角等参数范围。试验方法包含对电气性能、光学性能等的测试流程,检验规则涉及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内容,还规定了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
五.GB 7000.1《灯具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适用于所有灯具产品,诱鱼灯也需遵循部分要求。在灯具的结构要求上,确保灯具在正常使用和异常条件下安全可靠,如外壳强度能承受一定外力。电气安全方面,对防触电保护、接地规定、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等有严格要求,防止使用者触电风险。机械安全性上,灯具的安装、固定等结构应稳固 。
三、检测重要性与方法
检测对于诱鱼灯至关重要。通过检测可确保诱鱼灯符合相关标准,保障其在渔业生产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有效的诱鱼灯能提高捕鱼效率,减少渔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作业时间。安全性能合格的诱鱼灯可避免因电气故障等引发的安全事故,保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海洋环境。检测方法包含对诱鱼灯的电气性能检测,使用专业电气测试设备检测绝缘电阻、耐压等参数;光学性能检测,利用光谱分析仪等测量发光强度、颜色特性等;机械性能检测,通过模拟振动、冲击等环境测试灯具结构稳固性;环境适应性检测,将诱鱼灯置于不同温度、湿度、盐雾等环境中,观察其性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