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吉他安全性检测标准在2025年有哪些新变化?其重点内容包含什么?
答:
一、标准名称
1. GB 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2. GB/T 31794-2015《电声乐器》(适用于电吉他部分条款)
3.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一般要求》(针对电吉他电气安全)
4. QB/T 1153-2012《吉他》
5. 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若吉他为儿童玩具类)
二、标准内容
一.GB 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该标准规定了乐器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对于吉他而言,其对吉他表面涂层、木材处理剂等涉及的可迁移元素如铅、汞、镉、六价铬等有着严格限量。以铅为例,其可迁移量不得超过90mg/kg ,镉不得超过75mg/kg。此外,对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也有限量要求,多环芳烃总量不得超过10mg/kg,邻苯二甲酸酯中的DEHP、DBP、BBP等在塑料部件中的含量不得超过0.1%。这是从材料安全角度保障吉他使用者,尤其是儿童等群体,不会因长期接触吉他而摄入有害化学物质。
二.GB/T 31794-2015《电声乐器》(适用于电吉他部分条款):在电吉他方面,规定了其技术性能要求。音色方面,要求电吉他输出的音频信号应具有清晰、饱满的音色特征,在不同频段的响应应保持均衡,避免出现明显的音色失真或频段缺失。拾音器作为电吉他的关键部件,要求其输出信号稳定,噪声干扰小,灵敏度适中,能够准确地将琴弦振动转化为电信号。电路部分,要求线路连接稳固,电位器、开关等电子元件质量可靠,在调节音量、音色等参数时应顺滑,无接触不良或跳变现象。结构上,电吉他整体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正常使用和搬运过程中,琴体、琴颈等部位不易发生变形或损坏 。
三.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一般要求》(针对电吉他电气安全):电吉他中的电气元件需满足严格安全要求。电路接地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应符合标准规定,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1Ω,以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遭受电击。绝缘方面,要求电吉他的绝缘材料性能良好,在正常工作电压和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不会出现绝缘击穿现象,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对电气元件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也有相应要求,当出现异常电流时,保护装置应能迅速动作,切断电路,避免引发电气事故。
四.QB/T 1153-2012《吉他》:在声学性能上,要求吉他各弦发音清晰、准确,音准稳定。在标准音高状态下,各品位的音高偏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相邻品位间的音高偏差不超过5音分。弦钮的调弦功能应顺畅、稳定,能够精确调节琴弦张力,保持音准。琴颈的设计和制造应保证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琴颈的平直度或弧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声学要求,以确保演奏的舒适性和音色的稳定性。琴身的共鸣效果要好,面板、背板及侧板的材质和结构应合理搭配,使吉他在共振时能够产生丰富、饱满的音色。
五.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规范》(若吉他为儿童玩具类):如果吉他被定义为儿童玩具,在物理性能方面,要求吉他不存在可被儿童吞咽的小零件,在正常使用和合理可预见的滥用测试后,零件不应脱落成为小零件。产品的边缘应光滑,无尖锐边角,防止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划伤皮肤。在机械性能方面,模拟儿童正常使用和可能的粗暴使用情况,吉他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外力冲击、拉扯等,不会发生破裂、损坏而对儿童造成伤害。同时,对于发声部件,其音量也有相应限制,避免音量过大对儿童听力造成损伤。
三、检测的作用及方法
检测的作用在于保障吉他产品质量,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检测,能及时发现吉他在材料、结构、电气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安全性。在检测方法上,对于有害物质限量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设备检测可迁移元素、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等含量;电吉他的电气安全检测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检测接地电阻、绝缘性能;声学性能检测借助专业音频分析软件、音准测试仪等设备测试音准、音色等指标;物理和机械性能通过模拟使用环境、进行拉力测试、冲击测试等判断吉他结构稳定性及是否存在物理安全隐患 。